刘彻:“又一个缇萦,还是我大汉人才济济!”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糍,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蛹出,至庭而死……”】
“好!”邓绥眼里异彩连连,哪怕是故事也为之喝彩。
在远方,她的好友班昭几乎与她同时叫好。
原来,真正的“才女”是这样的!
【大家可以看到,这则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比较简单的,但叙事却很完整有序。蛇的巨大,官吏的愚昧,李寄的勇敢和足智多谋。她并不是冒然去斩蛇,而是事先准备好剑、犬,运用米糍巧妙引蛇出洞并迅速斩蛇,可谓是有勇有谋。】
【我们能看到,这则故事里的“反派”,其实是男性。】
【它推翻了纯男性表现视野,人物角色置换,打破了常规的神鬼迷信一味牺牲,变为出类拔萃的女英豪表现,本应扭转局势、杀蛇保护民众的男权统治阶层倒成为反派配角。而结合事实我们也知道,压榨百姓为祸乡里的,正是男性官吏居多。】
想想现代影视剧,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片,无论是男主戏还是女主戏,甚至是动画片,基本上最终反派一定是女性。
这种“恶女”的形象,从西方古代的“女巫迫害”,东方的“红颜祸水论”,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偶尔有一两位男性作者塑造女英豪、男反派,反而成为了极其稀少的事情。
【在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中,女英豪不仅仅只有李寄一个。】
【在北朝的乐府民歌中,《李波小妹歌》和广为流传的《木兰诗》描绘的也都是果敢雄武的女英豪形象。】
【李波小妹的故事主要被记载在《魏书·李安世传》中,“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骁勇善战、武艺高超的巾帼英豪向我们走来。】【《魏书》是一部记述北朝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及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魏收,是受到朝廷要求著作的正史,也就意味着,李小妹李雍容,是真实存在于历史的人物。结合天幕魏晋南北朝的风气,出现这样一位巾帼似乎也不显得奇怪了。】
李波是北魏时期一支民间武装力量的首领,在家乡,他们大量收容为抗租拒税而逃亡的百姓,用武力对抗官军的剿捕,曾经击败官府的镇压,而成为流民投奔之所。
后来李波被统治者诱杀,诱杀他们的人正是李安世。
《李波小妹歌》是流行于当地的民歌,李波虽然被杀,但是当地百姓依然作歌赞美李波小妹的骑射本领,赞美北方妇女的骁勇善战,也可以看到当时的民风尚武。
李波看着天幕惊喜地对身边的作护卫打扮的妹妹说道:“雍容,天幕在说你!”
“是啊!”李雍容咧嘴一笑,穿着男装,腰间佩剑,闻言冲着哥哥拍了拍自己的剑,“嘿嘿,我就说我可以保护兄长嘛!”
“那为兄的人身安全就交给我的好妹妹了!”李波故意作揖道谢,两兄妹一起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