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伦敦市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自家门口挖粪坑。
就算不多的排污管道,也是简单粗暴直接把未经过处理的粪便排入泰晤士河中。
所以当时的泰晤士河,成分十分复杂:伦敦居民的粪便,买不起棺材下葬的贫民的尸体,各种疾病病菌,携带病毒的死老鼠,蒸汽船上的排泄物和垃圾等等。
这样的环境,对于霍乱病毒的传播,简直是最好的温床。
1854年,伦敦苏荷区各地出现了上吐下泻的市民。
“我今天已经拉了五次!”
“我要拉虚脱了……”
“我不行了……”
起初,市民只是以为吃坏了肚子,严重一点去找医生,不严重的自己在家想办法。
直到出现了死者,而且是同一天出现了不少死者。
“有人死了!”
“死在了厕所里!”
“有人拉死了!”
当伦敦出现了多例同样死法的死者,消息立刻传到了宫中,传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手上。
维多利亚女王命令自己的御医约翰·斯诺来调查这出看起来像是流行疾病的事情。
当时,欧洲同样有“报应”或者“瘴气”一说。
比如欧洲人为美洲人带去了黄热病、天花等疾病,导致美洲土著死伤大片,才让西班牙人轻而易举占领了美洲。后来欧洲兴起梅毒时,就有欧洲人认为是“报应”,是“美洲土著的复仇”。
而这一次疾病,被认为是被英国侵略的亚洲的复仇。
但是约翰·斯诺并没有相信这个说法,开始调查这场事故。
他找地方官拿到了一张伦敦市的地图:
“把疾病的高发地点标注起来。”
地方官却道:“这我怎么知道?”
约翰·斯诺摇摇头,只得自己动手,拿着伦敦地图,亲自去采访,每发现死亡病例,就在相应的位置上标注起来。
最后根据病例的传染范围、病例的多少聚集程度,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圆。
他在中间重重一点:
“传染中心在这里,一个公共水泵!”
地方官怀疑道:“是不是有人故意的?”
约翰·斯诺:“先去看看。”
他们一起寻访过去,最后发现过来离圆的中心区越近的地方病例越多、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