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太医战战兢兢给自己施针之后,玄烨还得安抚太医,并且下令让太医院编纂医书,尤其是针灸科,好好写书,朝廷会印刷之后传遍天下,这才让太医们感恩戴德的下去继续深入研究医术撰写医书。

太医们走了,玄烨还在生气:“这样的长寿,还敢怀疑宫中太医技术不行?”

他倒是宁愿宫中太医技术差点,早点送这废物子孙下去,让自己出出气!【至于“中医无用论”,这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而是与我们的国耻,与八国联军侵华有关系。】

当清朝末年,欧洲列强入侵华夏,打破的不仅仅是封闭的国门,还有国人的自信心。

从武力到文化,一切的一切都被更先进的欧洲碾压。

在武学上,西方人鄙视华夏人是“东亚病夫”,嘲讽华夏的武术是花架子空把式;

在文化上,西方人嘲讽华夏的文化是封建迷信色彩浓厚,这其中就包括中医。

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医,或者说是现代西医,以强势的姿态入侵华夏,在列强与教会的支持下落地生根。

从那时开始,中西医论争日益激化。

医界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医已落后于时代,是封建迷信的骗人把戏。因此从道光皇帝、北洋政府,到国党、光头,都曾制造各种障碍阻止中医的发展,甚至企图用行政手段消灭中医。

【其次是1912年,北洋时期的政府故意把中医药排斥在医学教育系统外,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1913年,教育总长汪大燮公开提出废除中医中药,在接见京师医学会代表时毫不掩饰地说:“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一节,难以照准。”接着,在教育部公布的教材中,继续把中医摒于政府教育体系之外。】

【1922年3月,北洋政府内务部颁布了《管理医士暂行规则》,出台了种种摧残中医医生、束缚中医医学的条款,受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上海中医学会迅速行动起来,各地纷纷响应,派出代表赴南京请愿,内务部被迫宣布暂缓实施《医士规则》。】

【提到“反中医”,不得不提一个遣日留学生,余云岫。】

余云岫自幼学医,原本是学着传统中医,在浔溪公学学习长大的。

小时候,他的老师用清朝已经比较系统化的医书和儒学教育他长大:

“《内经》《本草经》记会了吗?”

“记会了。”

“不对,该打!”

“《伤寒论》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