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丙:“后世也没有女医。”
女医甲立刻纠正:“宫中没有,民间有,大明有谈允贤,可厉害了!”
她说着开始掰着手指数起来,“宋朝还有张小娘子!清朝有曾懿,都很厉害!”
女医丙又道:“那大概是家传的。”
女医乙有些被女医甲的话语影响,小声道:“后世没有官学学自家医书都能成为名医,我们好歹比民间的赤脚大夫好吧,也未必不能成为女名医。”
女医甲连连点头,握拳给自己打气,也给其他人打气:“我也要成为大唐的谈允贤!你们也不能放弃!”
她拉着同伴女医乙、女医丙:“以后你是大唐的张小娘子,你是清朝的曾懿,我们一起当女神医!”
大家被说得哈哈大笑。
看似谈笑,但是从此刻起,心中那个模糊而坚定的种子开始慢慢成型,也将成为她们未来的奋斗目标。
【唐朝中央实行的医学教育制度,培养的官员主要是从事王室和官僚阶级的医疗,不是以普通百姓为医疗对象,这一点与现代的医院非常不同。】
天幕再次放出对比。
在现代的医院,医院宏大,人来人往,但是最醒目的,是医院里各种人群混杂。
你能看到姿容憔悴、衣衫灰扑扑、看起来好像是刚从劳动场合赶过来就医的穷苦百姓,也能看到衣裳光鲜亮丽、打扮的珠光宝气的有钱人。
但是不论衣着和穷富,在生死面前,都被疾病左右着情绪,是悲是喜不由人,或者在重症监护室外焦急地走来走去,或者在手术室外担忧地掉眼泪,或者在产房外高兴地到处给亲戚打电话庆祝。
再放出古代的官方太医署和医学里,可以明显看到,往来的只有王公贵族。
他们或者统一衣着华丽,有人伺候着乘坐马车前呼后拥而来,或者直接传唤太医去府上或者宫中诊治。
太医如同被贵族垄断的财富与土地一样,也被上层垄断。
再看古代民间的大夫,能传几世的不叫赤脚大夫,叫医药世家。
更多的就是同样衣着俭朴,还要自己上山采药、自己炮制药材的乡野大夫,百姓能够遇到一位靠谱的大夫全靠运气。
有些乡野大夫有良心,自己不会治的直接说治不了。
有些没良心,只管开药挣钱,开些吃不死人的药,先把人拖到出不起钱,再断药自己病死。
沉重的画面,看得贵族和百姓齐齐一阵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