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从乞丐打天下,把蒙古人赶回草原,明成祖五征漠北,明宣宗亲征塞北,明朝对北方蒙古始终是保持着主动进攻的姿态。】
【在朱元璋时期,收复了历经455年非汉族统治的幽云十六州。】
公元938年,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称辽太宗父亲,自己为儿皇帝。
从此,幽云十六州就失去了汉族的统治权。
历经宋朝,至始至终都没有能将幽云十六州收回。元朝时期,一直是异族统治。
直到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建国之后进行北伐和西征,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命徐达、常遇春等将北伐。
这一次北伐是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不仅驱逐了元顺帝,占领了北京,还重新夺回了幽云十六州,建立了中原王朝抗击北方游牧骑兵的天然屏障。
“想不到,我大宋竟然一直没能将幽云十六州收回。”听到天幕的话,最怅然的当属赵匡胤了。
他省吃俭用,甚至设立了封桩库筹钱,就是想着打不回来买回幽云十六州也行,没成想什么哪一种都没做到。
再一想到赵光义那不成器的后代,宁愿交赔款都不愿意把钱用在骑兵上,就不觉得奇怪了。
赵匡胤的死亡视线投向赵光义,谁知赵光义倒打一耙,说道:“皇兄你都想着靠钱赎回幽云十六州,我的子孙后代也用钱买和平。都是靠钱买,有什么不对?”
言下之意,不是他的影响,是赵匡胤的影响太差,才给了后面的皇帝屡次用钱买平安的举措。
赵匡胤愤怒之下,又有一种被如遭重创的茫然。
难道,真得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有这个用钱赎回地盘的想法影响的吗?
赵普看到赵匡胤真的受到影响,快速道:“陛下可没有重文抑武。”
赵匡胤快速反应过来:“没错,朕是杯酒释兵权,但朕什么时候打压武将了?又什么时候玩什么阵图了?”
赵匡胤要集权,是平等的收拢百官所有的权利,不分文官还是武将。
宋朝皇帝们嘴上虽然说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说着“不杀士大夫”,但是宋朝对官员的贬谪非常的频繁,主打一个不杀你,折腾死你。许多官员就是在流放被贬的路上累死或者病死,就像钝刀子割肉一般,慢慢的磨死你。
这样的原则虽然与赵光义兴文有关系,但与赵匡胤开国时的刻碑重文也有一定的关系。
【对于军事,朱元璋也是非常看重。】
【明朝的军事制度,颇具有独创性,是朱元璋创立的卫所制度。】
皇帝独揽军政大权,全国各地设立卫所。一州设所,数州设卫,一卫约有5600人,所分千户所与百户所,各自管理千余人或者百余人。
全国的军队都按照这个制度编入卫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