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时蒙古军队的火枪炮筒上绘制有龙头,被误以为是什么厉害的神器。
1258年,蒙古人用金人的炸弹震天雷一举攻下巴格达,巴格达人给震天雷起名“铁瓶”。
1271年,忽必烈开始两次东征,第一次东征日本,在日本博多湾登陆,元军铁火炮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让日军极其恐惧,溃不成军,元军大胜;
1281年,范文虎率领元军再次征讨日本,以铁火炮击败日军,再次大胜。
【在元军攻日时,使用了一种开花炮弹,请大家记住这个有纪念性的武器。
因为它虽然出现在华夏更早,比欧洲早三四百年,欧洲直到16-17世纪才出现,但是因为清军不重视,很快消失在华夏的历史长河中,反过来成为西方人打开大清国门的利器。】
在蒙古大军横扫世界之前,唐朝时期,华夏的硝石和炼丹术已经通过贸易传入阿拉伯。
阿拉伯人把华夏传来的硝石叫做“中国雪”,波斯人称为“中国盐”。
古阿拉伯对欧洲的战争中,多次使用“中国雪”来纵火燃烧,以致于现代也曾有争议,认为火药起源于古代阿拉伯。
但是古阿拉伯其实没有制成火药,直到蒙古大军入侵了大马士革,阿拉伯人才第一次见到火器和火药。
蒙古大军带着大马士革钢的工匠离开,却给阿拉伯人留下了“中国火枪”和“中国火箭”,阿拉伯人称其为“马达发”——阿拉伯语中“火器”的意思。
此后,硝石从“中国雪”变成了“巴鲁得”,在中古时期指硝,到了现代是阿拉伯文字里的火药。
从名称的转变也可以看到,古阿拉伯人对火药的态度开始转变。
【13世纪晚期,阿拉伯人开始普遍使用火器,并且把火枪和火箭传入西方国家。】
【13世纪-14世纪,西方国家称呼华夏为“契丹”,所以把传入的火器叫做“契丹火枪”和“契丹火箭”。】
【此后,在西方,高居于城堡之内的骑士贵族迎来了重大打击,被火器突破城堡,打破阶层,新旧贵族开始了权力的交替。】
曾经的旧贵族,只需要高头大马,盔甲利器就可以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压制。
但是当火器到来,哪怕平民没有钢铁没有大马,只要有一把火枪,就可以对骑士进行碾压性的屠杀。甚至当有了大炮,可以反过来压制战场。
后世在画圣女贞德,常常把她画成手持长枪或者长剑的形象,但是在历史上,贞德是一名出色的火炮手。
在英法战争中,因为贞德的火炮操作,法国人以极少数人占据了更大的优势,从而改变了英法战争的结局。
贞德的战友把她视为一个战略家,迪努瓦伯爵曾说:“她具有天赋般的第六感,她能将火炮巧妙地放在战场要地。”
“女人竟然也可以上战场,也可以操控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