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大声问天幕:“这花生又是从哪里来的?难不成也是那美洲?”
美洲这么多好东西,快把地图给朕啊啊啊!
李世民眼神深情地看向大臣们:“你们说,朕鼓励百姓自己去寻找新农作物有没有用?”
外来的番邦再好,哪有自家百姓好,这陈家人不知道在大唐有没有祖先,大唐很需要这样的百姓!
武曌响起天幕提过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伊丽莎白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等几l位女皇,她们开疆拓土的功劳让她难以忘怀,甚至在宫中特意供奉了画像和功绩,让自己学习敬仰。
听到美洲这么多好东西,武曌再次打起番邦的主意:“召集各国擅长制船者,还有善水者,曾经有过出海的船员重赏!”
其他女皇可以开疆拓土,她也可以!
等她在海外打下新的疆域,看大臣还有什么废话可说,再废话,全给扔美洲去。
【还有棉花在明朝的耕种更为普及,元朝时期黄道婆改良了棉纺织机,让松江府从此衣被天下。到明初的时候,百姓不再被冻死,也进一步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明太祖朱元璋以法令的形式强行推广种植棉花:“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这一条措施让家家户户多了保暖的衣物,即使是面临小冰河期更为寒冷的冬季,也更少冻死。】
荆咕特意去黄道婆纪念馆参观过,拍下了几l幅照片。
纪念馆展厅里,树立着黄道婆的雕像,在她身后的大堂上,写着后人为她书写的纪念对联。
上联:“纬地经天棉植见慈恩一方衣被”;
下联:“梯山航海机声垂教泽千载馨香”;
横批是:“衣被天下”。
展厅还有黄道婆的生平介绍,讲述她从童养媳逃难到海南崖州,从海南黎族人那里学到纺棉技术后回到家乡回馈乡里的故事。
在展厅中央还陈列有脚踏式三锭木工纺车、织布机等纺织工具,这正是黄道婆学习新纺棉技术自己融会贯通后改进的织布机。
“女子在纺织一业果真是有天赋,需要更加发扬光大才是。”宋朝时期,刘娥听着天幕对黄道婆的介绍,忍不住想起自己。
同样是出身低微,同样是婚嫁不由人,但最终没有放弃,坚强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风采。
刘娥看着那亮堂的黄道婆纪念馆,笑着问负责记录的官吏:“看清楚那棉织布机没有?画下来没有?”
元朝离他们宋朝这么近,而且大宋也有木棉,完全可以学。
“画下来了画下来了!”大臣也顾不上太后有没有什么野心,这木棉大宋也有,只是因为采摘和去棉籽的技术不够,大宋不普及。但是既然听到天幕说木棉是保暖好东西,不重视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