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咕用的是一个曾经见过的社会新闻,她第一次知道针扎女婴是地方民俗就是因为那则新闻。
天幕上,放出那位不知情的可怜母亲,她抱着女儿去找医生急救:“大夫,我孩子怎么不行了?”
医生各种检查,最后用b超时发现,小女孩的体内有许多绣花针:“体内有很多根针,奇怪了,怎么会不小心到这么多根针扎入体内?”
说完,医生推着小女孩去急救取出体内的针,有的针扎在胸腹部,已经进入了内脏或者肋骨之间,非常危险,必须动手术才能取出。
等到医生和小孩进入手术室,外面的家属爆炸了。
一起陪同、跟在身后的两位老人齐齐心虚,刚刚眼神躲闪不肯看医生,已经被子女看出了异样。
老人的儿子偶尔听说过本地的民俗,顿时想到了什么,愤怒地指责母亲:
“妈,是不是你干的!”
老人家一着急,比儿子嗓门还大:“我也是为了让咱家有后,把这个女鬼吓跑了,下一个来投胎的就是男孩!”
儿子气得直骂:“迂腐!这是谋害人命!她也是你亲孙女,你怎么下得了这手!”
谁知连看似沉默的父亲也开口:“你不能让我们家断了香火。”儿子不可思议地看向父亲,儿媳看着这一幕冷笑。
是啊,每次看起来是婆媳矛盾,但是重男轻女的难道只是婆婆?
谁才是最在意家族香火的?是并没有冠名权的婆婆吗?
【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百姓普遍会选择让儿子从小吃好吃饱,让女儿营养不足,女孩子的夭折率也更高。还有婚后女性难产时候,夫家通常会选择保小舍大,女子进一步被消耗。】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折腾,他们终于成功的,把女性快折腾没了。】
【我们可以清晰地从明朝的地方志上看到男女比例。】
比如前面刚提过的溺杀女婴的台州府,台州府:男性171893人,女性73142人,男女性别比235:1。
也就意味着,三个男人里会有两个男人娶不到媳妇,而把未成年女性、老年女性、守寡后不能改嫁的女性再排除,再加上富贵人家纳更多妾室,将会有更多男性娶不到媳妇。
男性比女性多出10万余人的台州府,已经属于男女比例差距不大的地方了。
松江府:男性435253人,女性147954人,男女性别比294:1,男性比女性多出了将近28万人;
建平县:男性65814人,女性20884人,男女性别比315:1,这还只是一个小县城,男性就比女性多出了将近45万人;
这还是明初的,再往后可以分得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