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页

关键是那俩还哭穷呢, 说是他们在兰花里面也折了棺材板什么什么的。

但安胜觉得,他们一日三餐都有食堂包了, 房子衣服都有,实?在是没什么其他多需要钱的地方了。

说个不好听?的,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有多久的活头??等到?百年之后他们的还不是留给后代的?而?他们俩的后代养大了的也就孟娇一个嘛!

更何况他们还有个娃儿要养,他们住在安家,人家当?爷爷奶奶的又提供房子住又帮忙着养孙孙,他们这当?外公外婆天高皇帝远的,这出不了力还不得出点钱?

反正一套组合拳下来,安胜和孟娇还是从老两口那里获得了不少“补助”,林林总总加起来倒是也把那些欠款给换了——毕竟当?时?这兰花的绿色黄金是很?火爆,但也大部分是西城及其周边。

安胜虽然加入了进去喝到?了点儿汤后面又掉了次坑,但因为最?开始的资本不多,后来投进去的也是赚到?的,所以还没到?伤筋动骨一蹶不振的地步。

今年虽然厂子收益进一步缩减,但因为有两边的父母“鼎力相助”,所以安胜手里也终于有了点存款。

xxx

在他看来,粮票之类的票据是国家经过多年来一直在用的,取消粮票就算真的施行?,也不可能有多快——比如那羊城申城这些经济特区都开放了好几?年了,那发达起来不也只是那一小片区域嘛!

像是他们澜江县,五年前是个什么样,现在还是个什么样,基本上不怎么受外面影响变化。

他当?初在“兰花事件”上就是太想“抢先”了,结果枪打出头?鸟,没怎么享受到?好处不说还惹了一屁股债。

这粮票可是国家发行?的,全国大众都息息相关的,比那兰花只在西城市和其他少部分城市风靡可不一样,怎么可能说取消就取消了?那不引起全国动荡嘛!

后续的风平浪静似乎也印证了安胜的这一想法,虽然关于粮票取缔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的,但澜江县的百姓们还是日常使用着粮票。

安胜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有先见之明了,他就知道粮票不会那么轻易被动摇的!

这个时?候安胜得意?了,其他人却?不太快乐了,尤其是那些被安胜低价收购了手里粮票的人——毕竟当?时?安胜收走他们粮票的时?候,可是危言耸听?说了不少关于国家马上要取缔粮票,他们手里头?的粮票马上就要变成一堆废纸,他也是看在大家都是同个厂里的交情所以帮忙“解决”他们手里的粮票的……

结果他们一斤的粮票卖出了八两的价钱,转头?来等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粮票还是照常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