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他这是到了三途川了吧!连年轻的外婆都来“接”他了!

心神巨震之下,陆柚没支撑得住,眼一翻又晕过去了。

xxx

初夏,蝉鸣清脆。

入夏之后,气温就跟坐了直升机一样,陡然热起来了。

如今才四五月间,但阳光已然十分猛烈,田地里的庄稼都被晒得有点蔫头耷脑的趋势了。

为了防止后期因为缺水而影响农作物的成长,生产队便安排了每日给田间地里浇水的活儿。

当然这种体力活儿一般是身强体壮的男人来做。

女人们也没闲着,被安排了地里除草的活儿。

不过众人的积极性并不太高,干活儿干得马马虎虎的。

并非是落霞村的人都是懒货,而是现在大家对生产队的依赖越来越少,渐渐地,就没那么上心了。

现在不比前些年,一大家子的吃喝全都靠着生产队那一年到头产出的粮食,农民根本没有来钱的门路。

土地是集体的,每年只分点口粮。

林坡也是集体的,根本不让私人砍。

渔塘也是集体的,个人不允许捞鱼。

大家劳心劳力累死累活一年干到头,地里产出的绝大部分粮食还要交公粮和公购粮。

公粮是没有钱的,也叫农业税,用粮食来折合完成金额,是不会给钱的。

在完成公粮指标后,将余粮售卖才能够收到钱,这就是所谓的公购粮。

可就算公购粮可以卖钱,价格也相当低。

而那么点钱在年终时,生产队把社员的工分都加起来,用村子里的剩余现金除以总工分,算出每个工的价钱,再算出每个家庭应分的钱。

并不是每家都能分到钱,孩子多的家庭一般分不到钱,因为生产队分给社员的口粮是要算钱的。

分的少不说,有些偏心的队长把一些轻巧不费劲或占便宜的活儿安排给亲近的人。

或者那些虽然被安排了一样的活儿,可浑水摸鱼的,出工不出力,尤其是没有队长在场时,效率更低下。

所以有的生产队甚至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大锅饭,养懒汉;平均分,扎堆干;出勤不出力,粮食产量低。白天吃、黑了想,没有吃的找队长;队长没法,去找出纳;出纳脑袋一摸,问你要多少?不要你多、不要你少,只要我一天三顿饭不饿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