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完,柜子里只剩下一百多克黄豆,她带着几乎已经装满的罐子,走到门外。

她这两天试过,只要走到门口,就看不到屋子里的异样,她担心这些黄豆也带不出大门,好在结果是好的。

看着罐子里依然满满的黄豆,她下意识抱紧了罐子。

走到院子边,她看到远处正在地里忙碌的众人,不禁在心里升起了几分高兴,哪怕她愿意工作,但在面对阴晴不定的大自然时,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害怕。

眼下有了只需一天就能长成的田地,她觉得自己好像收到了老天爷的礼物,给她两辈子不幸的人生,带来了极大的幸运。

村里的水稻快要收获了,大家都忙的不行,除了收拾地里的活,还要将大片大片的空地收拾出来,就等着水稻一收获就开始晾晒,得赶在下一个雨季到来之前,尽可能将水稻晒干。

苏麦在出事之后倒是休息过几天,但在后面担心日子不好过,忙不迭开始上工。

她过来之后没办法,只能跟着一起干,如今有休息的机会,再加上她又得了屋子里那好东西,她也想好好休息一阵子,尽可能养好自己的身体。

这时候要是不养好,以后再想要养起来就难了,不仅难,可能还很漫长。

后面几天时间,她依然在努力种黄豆,不出意外,几乎每天她都能收获一斤多的黄豆。

奇怪空间的那个柜子很特别,似乎不管装多少都能放进去,只是在柜子正面,会写着黄豆的数量。

苏桂香中间来过几回,见她一切都好,渐渐放下心来。

很快到了水稻收割的时候,苏麦想着自己的身体情况,主动去找了村里的村长,这里叫大队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说你要少分点粮食?”苏正国眯着眼。

“嗯,”苏麦点头,“这些天忙,我帮不了。”

“你说什么呢,”苏桂香急匆匆过来,拉着苏麦的手,“大队长,我可跟你说了,怎么着都不能少了麦子的粮食,该分多少就得分多少,必须得按工分算,麦子家那么几口人呢,火灾前都在干活,工分都好好记着。”

“就是,不能分少了。”周云英跟着过来,立即附和。

“我还什么都没说,你们俩急什么,”苏正国看了两人一眼,又看向苏麦,“麦子,大队里粮食都是按照工分算的,做多少算多少,你就是这几天不干活而已,哪里能少了你,你放心,你家里人之前攒的工分,够你吃一两年的,回头我给你算算,在够你吃的前提下给你多留一点工分。”

“这样好,要这么算的话,麦子能吃的比大队里好多人家都要好呢,”周云英道,看向苏麦,“麦子,你这回多换点细粮,把身体养好了,才能说以后的事。”

苏麦并不太懂这时候村里的规矩,听到这些话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情况。

这时候整个村所有人都是集体种植,按照劳动量算工分,正常成年人赚的工分和吃的粮食成正比,所以基本有多少工分换多少粮食。

苏麦的情况却不一样,虽然她这段时间不做事,但在出事之前是一大家子人做事,哪怕之前收获了几次,分到苏家的粮食在火灾中全部毁于一旦,但还剩下秋季最后几茬粮食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