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林翠眨眨眼,望着女同志前额上有些卷曲的刘海,迟疑地问道:“你表哥不会是姓赵吧?”

“对对对。他叫赵奎,是我舅舅的儿子。”

女同志很兴奋的样子,望向林翠的目光都是急切。

“你看,林同志,既然咱们七拐八弯儿的也都算认识,那那个什么告示,你就不要贴了呗?”

林翠失笑,原来是这个意思。

她点点头,“你放心,我不会贴的。”

林翠本来就是吓唬吓唬对方的。

女同志从窗口后面伸出手来,朝林翠伸过来,“林同志,咱们握个手吧,谢谢你今天放我一马。”

林翠握上去,就被女同志紧紧抓住,还摇了摇。

林翠……

这人还真的挺热情的。除了最刚开始那个不愉快的插曲,林翠觉得这个女同志可比赵奎好相处多了。

既然人家已经抛出橄榄枝,林翠也不是那种不近人情的人。

她反握住女同志的手,也摇了摇,说:“那好,以后咱们就算认识了。说不定我还得经常过来,麻烦你呢。”

林翠已经想好,自己以后要常常投稿。

她现在虽然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三个月之后会转成正式工。除非有一天化工厂倒闭,或者他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否则这份工作会跟着他。一直到老。

对,工作稳定是稳定,收入和各项福利也都很不错——至少在县城这个地方来讲是这样的。

但是,这个收入也只能维持生活,可能会略有富余,但是距离林翠想要的——花钱相对自由的目标,还差着不少的距离。

归根结底还是得找外快。

70年代末,80年代初,挣钱最快的就是倒买倒卖。

林翠也尝试过,她在黑市还卖过三个山鸡蛋呢,挣了几毛钱算是她挣的第一桶金?

好吧,她当时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压根儿就不适合那条路。

还是做自己擅长的,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林翠早就打算好了,以后要持续不断地投稿。

相对于物价来说,这个年代的稿费还是很可观的。

女同志也很有一种和林翠结交的打算,态度很热情就不说了,林翠走的时候,她还特意从柜台后面转出来,把林翠送出邮局的大门。

走出几步,林翠自己也觉得好玩儿。

以小冲突开始,没想到最后却收获了一个人脉。

当然是人脉了。

这年头能进邮局的人可不是一般人。

而且,林翠觉得,万一以后自己跟赵奎有什么冲突,或许这个表妹可以替自己出点什么力。

当然了,她只是想一想而已,谁能预测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