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咦!”

江村长不赞同地摇头,“你这孩子,怎么说话这么见外!不用着急还,啥时候还都行!”

主要报纸是属于集体财产。

要是江村长自己家的,他肯定直接送给林翠。

好不容易侄子有了心仪的对象,又是这么好的姑娘,江村长十分为侄子高兴。

那小子虽然嘴上没说啥,但中午去家里吃饭的时候,江午居然掏出80块钱给他,说先替林翠还上。

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嘛!

这得是啥关系,才能替林翠还钱呀!

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这还不算,江村长本着帮助未来侄媳妇的心思,说自己可以垫这个钱。那小子居然急得脸红脖子粗的,说这个钱他要自己给。

江村长现在看林翠就跟看自己侄媳妇一样一样的了。

他亲自找了厚厚一摞报纸给林翠,还嘱咐她,以后不要那么生分,叫什么村长,直接叫大伯就行。

林翠拿着报纸离开大队部,整个人真是有点懵了。

上午还一副公事公办的姿态,怎么过了一个中午,江村长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想来想去,林翠没想出什么特别的理由来,只好把江村长态度的变化归因于江午。

拿着报纸回家,林翠倒了一杯水,开始翻看报纸。

头版头条是不用想,那上面的新闻稿和通讯稿,都有专人负责。

林翠只挑副刊看。

花了一个多小时,她一目十行地浏览过十几张报纸,大概心里有数了。

文体么,就是她之前写过给报纸投稿的那些文体,但遣词造句上有一定的年代特点。比如,文中都要提到伟人语录。林翠接连看了几篇文章,都是如此。

再有,就是几乎每篇文章,都充斥着一股热血的味道。

看了就让人心潮澎湃。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特点了。

林翠暗自把这些都记下来,又着重研究了两篇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文章。她这临时抱佛脚的自我培训,就算是完成了。

然后拟了三个题目,选了最合适的一个,思索片刻,林翠开始奋笔疾书。

不过一个多钟头,林翠就完成了一篇稿件。

再修修改改,又花了四十多分钟。

等她终于定稿,也誊抄完毕,外面的太阳已经要落山的样子。

忽然大门口一阵响动,林翠忙跑出看,发现居然是林父林母带着林宝柱回来了。

也不知道他们打从哪里弄来的一辆牛车,林宝柱躺在车板上,一动不动。

乍一看,跟死了似的。

林母坐在儿子身边一脸担忧,林父正要开门,门就被林翠从里面打开了。

看到林翠,林父的气就不打一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