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页

刘彻近日一见着儿子就心虚。小太子送来的自荐虽然不想看他仍然耐心看完。结果竟然真有几篇言之有物。刘彻挑出来夸儿子:“没想到酒肆之中也有人才。”

“父皇,孩儿怀疑你故意诈我。让您失望了,这些自荐来自茶肆。”

刘彻只留他看中的几篇。

小太子发现其中一篇他很不满意,恨不得把他自己吹得天上有地上无:“父皇,这个写得很好啊?”

“不好吗?”刘彻反问,“引经据典,辞藻华丽。”

您就喜欢华丽的东西!小太子心想,改日我就查查芥子空间里面有没有鲛绡,让你长长见识:“跟东方朔有一比吗?可他不一定是东方朔。”

“朕知道。”东方朔虽然有许多缺点,但他敢直言进谏,也无害人之心。小太子担心此人是个真小人,远不如东方朔。

小太子点头:“余下这些如何处置?”

刘彻楞了一下:“你不再说点什么?”

“一个小人而已。还能上天啊?”小太子不以为意,“父皇高兴就好。”

刘彻诧异的张了张口,一时不知该感动,还是该自省:“算了吧。朝中也不缺这样的人。”

小太子很不理解。

春望老怀欣慰,陛下可算懂事了。

刘彻被儿子看得有点尴尬:“国库缺钱啊。能省一点是一点。”

“父皇,批注一下吧。”小太子想一下,“就算您只写个‘阅’字,回头孩儿也不必同他们解释。”

刘彻想说,你乃太子,同他们解释什么。忽然想起儿子在外名“王孙”,“好好好。朕写。你就会给朕找事。”

“要不是他们说您想卖——不不,叫人捐钱,然后赏他们一官半职,孩儿同他们争辩,也不会有这些事。”

原来他们已经想好如何“卖官”。刘彻不禁庆幸及时召见那几名官员,否则奏章呈上来他再说不知儿子也不信。往后他在儿子面前还有何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