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页

几个小黄门点头称“诺”。刘彻还是不放心,亲自去太子宫看一下。

小太子趴在几案上听太傅讲课,刘彻怀疑他神游天外去了。

好在这次没睡。

刘彻在窗外看一会就起驾回宫。

太傅石庆以为皇帝突然过来是想看看小太子有没有认真听讲。一炷香左右,他上午的课结束,石庆前往宣室禀报小太子的学习进度。

小太子还在识字阶段。只凭小太子能看懂奏章上的“仙女、夜明珠”等字眼,刘彻就知道太傅教的字儿子都记住了。所以石庆只说几句刘彻就令他退下——石庆说得详细,刘彻怕他听睡着。

话又说回来,昭平君和公孙敬声差点被鹅抓到,哪怕小太子亲自证明鹅不可怕,直到太子宫的棉花开花他俩才敢再次进宫。

昭平君看着棉花皱眉:“这怎么跟长在野外的木棉花差不多?白色的花呢?”

张顺子:“白色的花其实是棉树结的果。果子成熟张开嘴,里头白色的果肉露出来,有好几瓣,像花一样。”

昭平君数一下:“一棵树这么多啊?”

公孙敬声:“最多一半。”

昭平君看着他叫他解释清楚。

公孙敬声虽然不敢进宫,但他在外面见过小太子。

公孙敬声的奴仆找到几个南越人,他们也见过棉花。奴仆给他们一些茶水钱,询问他们棉花的各种事。几个南越人以能帮到皇后的外甥为荣,从种植采摘到棉絮和棉籽分离,全告诉他们。

公孙家的奴仆疑惑他们怎么像亲自种过一样。几位南越人承认他们家种过。来自东越的茶商不如他们懂,盖因茶商只是远远地看到过。

奴仆好奇他们做什么行当的。

他们贩卖海货、海盐,顺便捎一些丝织品。

奴仆问他们为何不卖棉花。几人如实告诉他们,南方山多地少,种的人少,只够自家纺线织布做衣裳。再说了,棉花便宜,拉一车过来不够车马费。

公孙敬声:“有些花得弄掉。留着也不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