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也有人顺势附和:“正是如此,边线前推乃我国之幸,但须知,战不可过长,路不可行远,若断了根基,恐怕胜者也无法长存,如今我们已离开许久,是该回皇城复命了。”

这些反应都在李芝瑶的意料之中,不过她本来也并不是真的要现在就出海,李芝瑶微微一笑,手指在地图外围轻轻划拉:“辉山曾闻,海外有诸多奇人异宝,且有异族所居之处,若能获一二趣物献给陛下,想来陛下也是极为欢喜的。”

听她这麽说,一边的将领倒的确有几个开始犹豫起来,就像她说的,没准去找了些宝贝回去献给陛下,陛下龙心一悦,自己没准就高升了呢?

毕竟说这个话的可不是别人,却是陛下的亲女儿。

论对陛下的了解程度,又有谁能比得上她呢?

他们抬头看向长孙将军,希望从他脸上窥探到一二建议,却见刚才开口的幕僚摇了摇头,其余人便不说话了。

“若长公主殿下能早些回皇城,恐怕陛下才是最高兴的,”幕僚摇头叹道,“水军之事,须得提前备船整军,退陆兵,训水上兵甲。

恐怕公主有所不知,这水路,便是粮草也与陆地多有不同。若是真要御船上海,恐怕还须得多些计较,以我军此时情况,恐难成行。”

“王先生说的也是,”看他说的有理有据,李芝瑶倒是没再继续纠缠,客气点头,“既如此,那辉山亦无异议。”

正当其他人或多或少松了一口气,抛开了先前考虑的事情时,她又语出惊人,“不过海外终有一日是要探一探的,不知若辉山将来请旨出海,诸位可否可愿意随辉山一试,若是有相信辉山,愿与辉山并肩於浩海者,辉山你也好早做准备。”

“李将军,你这意思是?”旁边有人试探地开口,“你要做的准备莫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