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夫郎有点甜 旧酿 996 字 2024-01-03

宋楚云是真把他上学堂的事当个大事在对待,不论买什么上去第一句话就是,给家里的读书人买的,选材用料务必要符合书生的身份。

惹得唐恬都不好意思接掌柜的话茬,生怕被暴露出他即将和一群牙都没换完的小崽子们坐在同一间课室受夫子启蒙的事实。

“好啦好啦,笔墨纸砚有了,布包有了,新衣裳也有了,甜甜,等送你学堂时我再买点麦芽糖给你揣在兜里吧?唔放在身边养了这么久,突然要去上学还真有点不习惯呢,看来老话说的挺对,唯夫君和老父亲难当也”

唐恬:“???”

第58章

淮昭镇上的私塾和一般学堂不同, 没选清净地段,反而在一片闹市区。不过这私塾设在了老先生的住所内,外边有一圈灰砖院墙, 能阻隔不少闹市的喧嚷声。

报名那日天色不好,下了点朦朦春雨, 加上宋楚云他们到的早, 就只看见几个领着四五岁孩子的家大人。

唐恬一度忧愁极了, 连在私塾前等拜师礼时还在碎碎念:“怎么办啊那些来启蒙的孩子最大的才七岁,小些的还有不满四岁的, 让我坐他们中间, 肯定要被笑话死了”

“怎么会。”宋楚云好笑, 一面给他整理斜挎的布包一面耐心安慰:“我才将去给你买糖的时候看见街角站了几个小哥儿, 年龄和你差不多大, 没准也是来开蒙的呢。”

庆元斋的新品果脯麦芽糖好吃极了, 入口有酸有甜,小夫郎却没心思细细咂么滋味。

“你真给我买糖了呀?哪有人进学堂兜里揣糖块的,让人瞧见不得笑我是没长大的孩子心性, 赶紧拿回去”

真格儿是家里要出读书人了,一贯乖巧听话的小夫郎也开始要面子,当众拒绝夫君投喂来的美味吃食。

偏生宋楚云养孩子养上瘾,颇有点第一次当爹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兴奋劲。

“放心吧甜甜, 我打听过了,这位老先生为人温吞和气,一点儿都不迂腐刻板。启蒙的读物无非是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 上头好些字在家时我教过你, 你也写的很工整。”

“遇到不会的问题不要害羞,问先生或者留着回家来问我都可以。上课中途有休息的时间, 就是不知道会休息多久,今天先给你把糖块揣着,等休息能拿出来和同窗们分享分享。”

“私塾是辰时上课,申时放学,一会儿你进去我就回家,等放学再来接你回去吃晚饭。每天学习结束夫子会留下课业,晚饭吃了我陪你一起做,好么甜甜?”

宋楚云有意逗他,当然不会轻易就让小夫郎躲走。唐恬两只手都被握着,避无可避,只得红着脸点头:“好。”

放眼望去,私塾门口等着的学童不下数十个,身边给拎布包嘱托话语的大多是阿爹阿娘。即使有个别是家丁小厮跟来,也仅各司其职远远等候,像他这般被夫君送来上学还被夫君拉手叮嘱的,满大街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打扰了,请问夫郎是来翰墨学堂念书的学生么?”

一个穿长衫拿笔墨的小哥儿蓦然凑过来发问,宋楚云和唐恬顺声回头,看面相竟还是个熟人,正是牙行里见过两次的愿哥儿。

“欸,是你?”唐恬抿唇一笑,眼见着遇上相熟的同伴很是欢欣:“这次春季招生夫君给我报了名,现下在这等学堂开门行拜师礼呢。你呢,也是来上学的吗?”

愿哥儿眉眼是小哥儿都有的那种秀气,笑起

来露出一颗虎牙又有点活泼机灵:“嗯!牙行离集市不算太远,我祖父早就留心让我少在牙行瞎混,说哪怕是个小哥儿也得识得几个字。这次翰墨学堂广招学生,我祖父就给我报名了。”

有个认识的伴儿一起上学是最好不过的事,彼此在学堂能有个照应,小夫郎也不会因独自一个人坐在小崽子中间而觉得尴尬。

宋楚云少见唐恬会如此主动的和谁闲谈,没了原先那种怕生的羞涩拘谨,倒很有点当家夫郎的风范。

“我听祖父说,这位老夫子是翰林院退下来的举人,满腹诗书,才高八斗。有不少的人家想请他去授私学,可老老夫子嫌权势压人,不肯去。那些人家被甩了冷脸,便纷纷找关系使坏,不让人在镇上另行开办书院。老夫子没办法,这才重新修葺自家住宅拿出来当了学堂的。”

不在牙行受阿齐这种人的呵斥教训,愿哥儿口齿都伶俐了不少,将这些听来的新奇故事说的头头是道。

唐恬不清楚原来私塾还有这么个由来,闻言笑笑道:“看来这位老夫子当真是个善心人,有他启蒙,镇上乐意读书的人一定会愈加多起来。”

这个时代讲究的仍是重农抑商,只是世风如此,总要吃饱穿暖才有条件去品读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