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页

十斤自然是不可能够的。

霍戍另又让几个装做不同身份的跑腿去买,一个做地方上来帮村里乡亲带东西的买屋斤,一个打扮成大户人家的仆妇过来采买调料十斤,一个酒楼后厨办食肆买十斤。

不同身份的人前去买盐,数量控制的不高盐行便不会盘问,且觉得这些人都是合理买盐的。

很快霍戍手上就汇到了五十斤盐。

这东西以后转卖不得,只有自己吃,要么送人,他没囤太多。

再者数量过大,要是遇上搜查,万一被查出来就说不清了。

桃榆看了堆的满满的仓库,心里好似也被填的满满的。

除却这要紧的粮食和盐,桃榆又再让囤了些面和肉干,其实即便是肉干也不太好保存,得长期放在通风的地方才行。

霍戍把后厨灶上给隔了个空间出来,买了两头猪的肉量放在上头。

平素这里烧火煮饭就能熏制到肉干,不会坏,再多就放不下了。

旁的就像是油酱醋调料这些平素能用上的,都简单的囤了一些,数量并不大。

桃榆想着这是为了战乱做的储备,并不是冲着衣食丰足的好日子去大肆采买好吃好喝的,囤的东西越实用越好,花里胡哨的虽能叫日子过得更有滋味一些,可彼时未必有这条件能享用的上。

霍戍自是依他所言,另外去找了铁匠私下塞了钱让打几把趁手的武器。

正当的铁器行是很难买到这些东西的,便是为了避免平民百姓像泉乡那般集结起事,对武器或多或少都管控着。

为此铺子上寻常都是些镰刀农具,虽也有攻击能力,可真刀实枪干起来时,就晓得那些东西有多不济。

要想弄点花样,要么是有关系,要么就是另外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