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其实实话来说,她这些年忙着生计,少有想孩子认祖归宗的事情,可但凡思及一二,都要阵阵不安。

元慧茹看出吴怜荷的忧虑,道:“虽我是想孩子能认回去,赵家也就这个血脉了,但我还是依怜荷跟孩子的意思。”

“这些年隐姓埋名,一个人把孩子拉扯至今,阿盼读书识礼,长成如此,已经吃了太多苦楚了。只要孩子能过得安顺,旁的也都不要紧了。”

吴怜荷见元慧茹如此体谅,心中大为动容。

“多谢娘。”

霍戍和桃榆自是没理干涉两人的决定。

一番商量下来,于是还是决定等过些年赵盼大了,能考出点功名傍身以后再行此事。

霍戍和桃榆也想,届时他们的生意若是有了更大起色,家族门楣起来,旁人也就不敢说的那么难听,会有所顾忌。

临别前,元慧茹把长岁带回来的那笔钱将近大半都交给了吴怜荷。

“娘,我不能拿这个钱,我和阿盼不能侍奉,已然是心中愧疚。”

“愧疚的是赵家,该是长岁愧对了你们母子俩。以前家里清寒,没能供长岁读书,今下阿盼读书刻苦上进,往后一应科考少不得还要花费银子。”

几番推拉下,吴怜荷含着泪把钱拿下。

“家里一切都有我跟阿戍,吴……弟妹?”

桃榆话说一半,觉着当是该改口叫吴怜荷弟妹的,但是两人年纪上确实,又还喊习惯了。

几人被桃榆这一称呼给逗笑:“还是依以前的喊便是。”

桃榆笑着应了一声:“吴三姐姐不必忧心家里。”

“好。”

从吴怜荷那儿出来,心头都松了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