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虽说两三百两已经能在城里置办个一二进的宅子了,但照样也得看地段,且商铺和民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霍戍不如何知道同州这边的铺面价格,桃榆却是晓得。

闹市里看的这几间铺子,即便是不甚满意,可也不是寻常人二三百两可以拿下的。

若在营商那儿看问,没有点门路,得喊到三四百两去。

陈普已然很给面子了。

于是两人都舍弃了闹市的铺面。

抛却了地段后,可选的几间铺子就大了,最后选定了远离闹市,有些靠近城边,营商才建造不久的铺子。

虽只一层楼的,不过这边跟黄引生那头的构造差不多。

外头的铺面算不得大,和闹市的铺子差不多。

但后头有个天井院子,还有好几间屋子,挺是敞大的。

这头冷清,不远处营商的工队还在建造新的房舍,白日有些吵闹,周围也没有开几间铺子,生意十分寡淡。

他们不是冲着开门做生意要的铺子,倒是全然不必多思虑什么即可定下。

见霍戍和桃榆满意了,管事的也去了一桩事。

他把钥匙交给了两人,道:“掌柜的出去前交待,拿了两套瓷具要送给纪里正,二位今日看了铺子,我整好把瓷具给二位捎带回去。”

霍戍没拒绝,应了一声。

他让管事先去忙,他们走的时候自行前去瓷坊里去取。

管事的自是笑着应承告了辞。

桃榆抱着一挂长钥匙挂了三圈:“这头属实新,还能嗅着新木的味道。”

木头用的都是寻常成年木,这般价钱也指不上营商用名贵木头来建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