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亲和过来人,楚平多说几句:“成亲是结两家之好,一旦定亲就不好反悔了,你要不要再考虑几天?”

楚淑肉眼可见的疑惑,先前她拒绝婚事的时候,楚平明明不同意,这才几天,态度怎么转变这么多?还让她多考虑一下?

楚平解释道:“历来子女亲事都由长辈决定,爹给你挑的这个举人,已经是考量各个方面,你能选择的范围内最好的了。”

“本想着这是对你最好的选择,你年级小没经历过什么事,一时想不通而已,慢慢也会懂,可婳儿说得没错,你要是真不愿意,结亲变成结仇,那还不如不结这个亲。”

楚平原先的做法就跟大盛的许多长辈一样,觉得自己是过来人,比子女更有经验,以为孩子好的借口,一厢情愿地替子女定下亲事,忽视了孩子的想法。

不能说他不疼爱孩子,只能说在周围其他人都是一样做法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被影响了。

楚淑当着族人的面闹起来,对嫁人如此抵制,又有了温氏和楚婳的劝说,楚平这才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

楚淑第一次听到楚平的想法,得知楚平没有说出口的那些考量,满脸懊恼地道:“是女儿误会爹了,是女儿的错,请爹原谅。”

见女儿知错,楚平也没有揪着不放的意思:“这些天过年,爹还没来得及回绝,元宵节后再给对方回复。”

换言之:如果还想改变主意,最晚的期限就是元宵。

楚淑装作没听出来的样子,乖巧点头:“女儿都听爹的。”

楚平:“……”

女儿如此乖巧,有可能是在作妖。

怀抱这个想法,楚平警惕到了元宵节,结果楚淑一直安安分分待在家,不是看书就是刺绣,倒是令他有点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