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页

“我想修个庙观。”

李丞雪愣住了, 也不知道是折服于孟苍舒的心境还是该钦佩他的巧思。

可想了想,似乎孟大人不是那种会为了祈福良慈郡太平而吃斋念佛的人。

他倒是那种会为了一方安泰而杀人放火的人。

“就在这里,一座不大的庙观即可,再往山上去也通了道路,方便人攀援也就足够。”

李丞雪平常都可以领会孟刺史绝大部分意图,但这次他是真的陷入了迷惑:“大人,为什么要在这里修道观庙宇呢?”

“上次盘清良慈郡人户,才知郡西甘云川与雁滩草原内,也有两千余百姓三四百户定居,多以放牧与赶山为生,与外界联系甚少,因地处偏远躲过了四姓之乱是他们的福气,可到了好时候,也总得让他们也同沐天光才行。你看这地方,修什么似乎都差点意思,唯独这里地灵秀茂,若是有个名刹名观,再有文人骚客往来,也算给郡西带来些新鲜朝气与人气的流通。”

这是孟苍舒很早前就有的打算,只是第一次同人说起。

李丞雪眼前一亮,可又疑惑道:“大人高世之智,能颖悟这层办法,可是……说难听点,咱们这山高皇帝远,郡东郡南那都是四通八达的好地方,物产又丰盛的,便是口耳相传,也是有名声在外,可郡西要么是草原要么是高山,再往西没有别路,南去是一片滩地,哪里会有文人骚客来这里给咱们吆喝?”其实他考虑的是,就算来了,也不一定是奔着能让良慈郡好的意图,到底不是同一个心思,哪就会尽心竭力,别稍有怠慢,反倒弄巧成拙。

“我也不找那些人来。”谁知孟苍舒只是胸有成竹地笑,好像一切已经尽在掌握,“你们没回来时,我教顾廉去联系了故去的一位朋友,当年他们一起在族学读过书,那位也是顾氏的旁支。只是他偏爱辞藻文丽,不好经史子集,平常也自诩风流,没有治什么学问,自然也无法入仕,不过好在家境殷实,家中又有继业之长兄,无需他肩扛手提。这人原本也打算走访名山大川,顾廉已邀请他来咱们郡上,两三个月建不好一座完整的禅院道观,但我想总能有个雏形,到那时再多让他留一留,写些什么传扬出去,岂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