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页

“说佛经的时候,静尘师傅见她打哈欠,让她去房里歇一会,她不肯,说要陪着师傅。”

郑唤堂:“师徒二人这些年的关系一直很好,你不用担心。”

赵氏叹气:“再好有什么用,一个老尼姑,一个小尼姑,能有什么出头之日呢?”

无力感再度浮上郑唤堂的面容。

“都八岁了,她总不能一辈子当尼姑吧?”

赵氏走到男人面前,“唤堂,且不说那孩子,只说咱们儿子,过了这个生辰,儿子就整整八岁了,他将来的前程呢?”

赵氏抹泪:“你们郑家一个个顾着那孩子,谁来顾一顾我的儿子?”

郑唤堂:“庆云,淮左的前……”

“五爷,五爷……”

“我定的酒菜到了,吃完饭,我再与你详细说。”

郑唤堂一掀珠帘,走出去,“来了,来了……”

赵氏看着晃动的珠帘,咬牙切齿:“回回都是这样,一提这事儿逃得比谁都快,不能这么欺负人的,不能的。”

……

饭菜送得早,天还亮堂着,郑唤堂就把寿宴安置在了庭院里。

一张四方小桌,正好容得下一家四口。

吃惯了家里的菜,偶尔吃一回外头的,别说两个孩子高兴儿,就是赵氏也难得的夸了一声好吃。

淮右吃不得。

郑唤堂给女儿弄了一碗清水,命她每个菜都放水里过一过,去去油再吃。

即便这样,淮右都吃得津津有味儿。

赵氏平常不喝酒,但今儿却问男人要酒喝。

郑唤堂不好在儿女面前驳她的面子,又担心她喝多了,说不该说的话,只隐晦的提醒道:

“喝一点就行了,不要喝多。”

“孩子生辰,当娘的高兴,喝多了也无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