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她的话,梁珺摸摸自己发烫的脸:“你再这么说下去,我就要飘了。”
“我手里有你的风筝线呢,你放心飘,”李静静笑了声,“等你飘够了,我再把你拉下来。”
隔离的第一天,原本郁结的梁珺在李静静的夸奖里逐渐放松下来,她打电话问了问艾米丽那里的情况,然后看了一会儿电子书。
下午六点左右,防疫人员送来了晚饭和一串千纸鹤。
“那个房间给你的,”防疫人员指了下李静静的房间,“她说里面有字,让你拆开以后折回去。”
于是这天晚上,梁珺学会了折千纸鹤。
隔离的第三天,公众号的负责人联系了梁珺,她说她朋友的工作室缺少一个文案,问梁珺有没有兴趣做电影公众号的图文解说。
梁珺在看了几篇那个公众号推文以后,试着写了一篇最近很火的网剧发给负责人,负责人转发给朋友,当天便把梁珺写的稿子发了出去。
第二天一早,梁珺写的那篇稿子就获得了十万以上的阅读量,负责人的朋友加了梁珺的微信,给她转账了六百块钱,并表达了和梁珺长期合作的想法。
这是梁珺写稿这么久第一次拿这么多钱,她激动的手狂抖,可很快,她感到了不对劲。
她查看了公众号往期的推文,发现大部分的推文都有五六万的阅读量,她那篇稿子纯属是搭上了热ip的顺风车,也就是说,这个题材无论谁写,都能获得流量。
李静静听说梁珺赚钱了,比她还开心,她正要给梁珺道喜,梁珺的电话先过来了。
“我问过了,那个公众号有五十多万的粉丝。”
“所以?”
“所以他们不缺流量也不缺好的文案,只是我经常供稿的负责人和那个公众号的老大是朋友,他们才接受了我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