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圆的心态很稳,并不知道白靖远和唐艳秋因为杂志连载第三期内容减半,愁的睡不着觉,两天就上火了。
唐艳秋是嘴巴上起火泡,嘴巴肿了一块,周方圆问起还说是吃辣了。
白靖远是口腔牙龈上火,里面肿的厉害。
可他们对写作这一块也不懂,想帮忙也不帮不上,私下里找段立东和宋明荣。人家两个比他镇定的多。
还劝慰他别想太多。
“白大哥,你得先相信方圆的实力。你以为是个人投稿就能用,就能连载?你要是这么想就错了。一般杂志都是有自己供稿作家,轻易不用外面的。”
“而且杂志半月一期,时间有些长,读者一天两天记得,时间一长就算了,想不起来了。这本身和作品质量没关系,再有,杂志看销量,一本杂志今天你看,明天我看?半个月能传一个班都看了。用不着人人都买一本。”
因素很多,不能单论一个。
然而,第三期《西边太阳》内容减半,第四期同样。
然后,《小说故事会》编辑这边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受邀的供稿作家,对自己让稿问题表示非常不满。
自己稿子一拖再拖,给一个没知名度的新人腾位置,人直接找到《小说故事会》的上头,文化传媒公司领导层。
老主编挨了训,公司这块为了安抚供稿作家,准备第五期的时候暂停连载的《西边太阳》,采用供稿作家的两篇短篇完结小说。
老主编抗议了,说这样对读者不好,《西边太阳》经过四期连载,以及市场反馈调研,它是读者受众的。
而且故事本身很精彩。
而且,就印刷厂那边反馈,过期杂志那边库存量要比往期要少。
编辑这边还不知道,学校里学生干了件事。
班级里几个同学集资,合伙把《小说故事会》的四期买了。其他不要,唯独把连载《西边太阳》部分,小心翼翼撕下来。按照故事顺序制成一本小册子。
前面有同学把家里硬纸板的挂历撕了,裁剪同样大小当了封皮。
封皮上写着《西边太阳》
干这事的不少,别的班厚着脸皮把买杂志的同学要,“你不都看完了,就把书给我呗?”
学生零花钱都不多,个别家庭富裕点的手头宽裕。
初中生班级里借了拿回家看。
高中生管得严,教室里不让出现闲书,晚上寝室蒙着头打开手电筒偷着看。
就好比看电视剧,有人喜欢偶像剧,有人喜欢看警匪片,都有受众,也有那种什么都看,看了精彩开头也会追下去。
就是怎么说,杂志一本能多人翻看,你看完,我在看,大不了我等等呗,反正内容也不会变,不会少。
从而《小说故事会》的杂志销量一直都是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