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隐秘的想法,甲长步履匆匆,迎面遇上另一甲中的同袍,他也目不斜视,直接擦肩而过。
两人都是甲长,地位相当,素来不对付,见面总要互刺几句。今日这般表面,难免引人侧目。
来人驻足原地,目送甲长背影,眼底闪过疑惑。
“今日有好事?”他转头询问甲士。
甲士摇摇头,也是满头雾水。
倒是一名军仆欲言又止,被这名甲长看在眼中,立即召他近前:“你有话说?”
“回甲长,城内传言王子岁要外封,将从王师调拨护卫。”军仆战战兢兢开口,不敢直视甲长。说话时躬着腰,目光与地面平齐。
他的话提醒了几人,想起王子岁的门客四处奔走,推断该人八成是受到招揽。
“追随王子岁必要举家迁移。想走容易,日后想再回到王城,可就是千难万难。”甲长及麾下甲士一起摇头,嗤笑对头的选择。殊不知自己才是鼠目寸光,被所谓的王城局限了眼界。
“罢,不去管他。”
想到不对付的人很快要离开,子孙后代将远离王城,甲长心情大好,率人登上城头,脚步无比轻快。
随着门客四处活动,不断登门,有人接受招揽,也有人坚持留下。凡愿意离开之人都是拖家带口,甚至是全族跟随。
不出意外地话,这些人将成为王子岁的国民,天然拥有国人身份。如能立下大功,跨越阶级也不在话下。
此外,开国需有国相和三令,王子岁主动登门拜访,人员很快凑齐。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相的人选上,他没有偏向母族,而是选择了刁完的族人。
“岁慕刁氏之名,诚心相邀。”
经历过宫变,多数人都能看出刁完和单信背后站着大诸侯。之所以选择刁完,是王子岁细究蛛丝马迹,断定他投靠之人应是林珩。
四大诸侯看似旗鼓相当,实则晋王最强。
王子岁决定开国,单打独斗过于艰难,需要有强大的盟友。王族不可信,他选择向大诸侯释放善意。哪怕无法结盟,也能借机获取庇护。
“晋王,越王,楚王,齐王。”
认真衡量之后,他选择投向晋王。
诸侯结盟并不牢靠,常见左右摇摆。尤其是小诸侯,今日签订盟书,明日就亲手撕毁的不在少数。
王子岁却不能这么做。
既然要投向晋王,必然要坚定不移,不能摇摆不定。
鉴于他人在上京,需要顾及王族脸面,行事不能太过,这才找上刁完。若不然,他更想拜访晋王,请晋王推荐贤才。
“古有大才佩五国印,我以晋人为相未为不可。”
可惜现实不允许他这么做,真正求上门,林珩也不会答应。
临近正午,雪逐渐减小。
风雪不再阻路,城中街道上终于有了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