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求……系统都没见过要求这么多的。
按照这个要求,城市罩都不达标。
它开始思考,怎么制作出这种东西。
而老张也收到了同样的问询,他不用自己想,立刻让机器人检索,最终确定了两种性质比较接近的材料。
不过数量并不多。
卫月歆先从老张那边弄到了一批材料,和材料一同打包的,还有切割这种材料的特质大剪刀和粘合剂。
老张也确实是很贴心了。
接着,又从毛毛那里弄来一批材料。
毛毛送来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成品,比老张的更好,也更轻盈漂亮,材料是半透明的,还有不同的颜色和花纹。
还有一种是喷料,喷涂成膜,属于补充品。
接着,卫月歆找来师傅,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做了几盏灯笼,看着还不错。
她又各种水淹火烤地做实验,结果也不错,灯笼完好无
损。
“很好,用这个做灯笼,灯笼镇的人应该就不会死了。”
卫月歆打算去做视频了,不过做着做着,她想到一件事,看向边上的新材料灯笼:“这种灯笼,灯笼镇的人会认同吗?”
如果他们不认同,然后灯笼镇本身又还有那么多原本的灯笼,到时候,他们并没有出现在新灯笼里,而是依然出现在旧灯笼里,那可怎么办?
灯笼的好坏既然能与人的生死挂钩,那应该要特定的灯笼才行吧?
这么想着,她又把小说看了一遍,注意到了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这下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啊!”
不过如果是这样的话……
她目光微沉,那么这个世界、这个天灾,就有完全不一样的解读了。
她看向自己写到一半的文案,思索片刻,全选,删除,然后重新写。
……
灯笼世界。
今天是正月十三,天气很冷很干燥,但人们却是心头火热干劲十足。
因为马上就是十五元宵了。
每年的元宵都是四大派别争奇斗艳的时候,尤其今年还是四大派别成立的五十周年。
所以今年的元宵更是盛大非常,人们都铆足了劲想要拔得头筹,把其他人、其他派别给压下去。
为此,老手艺人甚至拿出了自己的珍藏:手艺最巅峰时期做的最好的灯。有的人甚至将这种灯称为自己的命灯。
年轻人们虽然没有这样的珍藏,但也是从大半年前就开始精心准备,做出来的灯笼也是花了许多心血的。
小孩子们准备时间则没有这么长,但也是用心地做了灯笼出来,而更小的孩子,则是由长辈做了灯笼送给他们。
灯笼镇的人认为,灯有神,它能指引人们归家的路,能给家里带来光明和温暖,能给生活增添色彩和乐趣。
甚至人们祈福的时候,也往往离不开灯。
带着人们最美好祈愿的灯,叫长明灯,驱邪化煞增加阳气的,叫做辟邪灯,能够安魂定魄的,叫安魂灯。
灯不灭,魂不灭。
灯若在,愿常在。
所以,在元宵这年,虔诚地挂出自己准备的灯笼,祈愿未来一年顺利平安,家人康泰,就成了灯笼镇的惯例。
一个小院里,有两个五六岁当的兄弟正坐在院子里,给自己的灯笼做精细处理。
他们的灯笼是纸糊的,除了支架用的是木头,灯笼的一些装饰用的是其他材料,其他部分,全部是纸做的。
哥哥做的是狮子灯,弟弟做的是兔子灯,都可爱极了。
一旁的老者笑呵呵地看着孙子忙活,自己则给自己的灯笼做最后的处理。
这是他年轻的时候做的,一顶工艺十分繁复,造型也十分复杂的凤凰灯。
整个灯的造型就是一只凤凰,体态栩栩如生,翅膀有合拢和张开两个形态,在凤凰腹中燃起烛火,整个灯便透亮如蕴含着熊熊火焰,活过来一般
。
受到热气作用,届时只需将灯轻轻一抛,这盏灯甚至能够短暂飞翔,飞翔时,两条长长的尾羽展开,如同两缕燃烧的烈焰,口中甚至还能发出清亮的凤鸣声。
当年这凤凰灯做出来,第一次飞行的时候,也是引来惊叹无数的,令他一战成名。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这只凤凰灯的某些关节处已经朽坏,骨架也不再轻盈,是飞不起来了,但拿出去展示还是可以的。
兄弟里的哥哥忽然问:“爷爷,真的有灯神吗?真的会保佑我们吗?”
老人笑呵呵道:“当然有,我们镇能风调雨顺这么多年,就是灯神再保佑啊。”
弟弟问:“爷爷,为什么我们只能用纸,我也想做布灯,陈小叶就用很漂亮的布做了一条鲤鱼灯。”
老人赶紧捂住小孙子的嘴:“嘘,这话可不能乱说,我们是纸灯派的人,当然只能做纸灯。”
“为什么要分纸灯布灯?后街的那个王小胖,他们家就什么灯都能做,一盏灯上,也能用很多种材料呢。”
老人道:“那是因为他们家没有加入任何灯派,那样他们是可以自由做灯,但他们家日子也难过,对不对?”
小孙子想了下,点点头:“小胖好几天都吃不上一顿肉,他一点也不胖,都快成瘦子了。他的衣服也只有那么几件。”
老人点头:“这话我们在家里说说,出去了就不要说了。”
至于为什么会分派别,当然是因为,每个派别的人,都有自己认定的灯神的形象啊。
纸灯派认为,最能代表灯神的就是纸艺灯,因为最早的灯,就是纸做的。
布灯派却认为,布艺灯才是最早的灯,灯神也应该是一身布衣,素净无华的形象。
竹灯派则认为,纸灯和布灯都需要用到别的材料,比如做灯架需要用木头,而竹编灯通身只用竹子编成。
一根竹子,千变万化,造型多样,就如一样的泥土能开出万般的鲜花,所以竹编灯才是最契合灯神的。
至于金灯派,他们认为,纸灯布灯竹灯都太容易损坏,只有更坚固耐久的金属,才配得上灯神。
起初人们只是这么讨论,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了派别。
其实最开始时有很多派别的,但慢慢地其他都被淘汰或者吞并,不大成气候了,最后就只剩下了这四派。
一转眼,都已经有五十年了。
外面忽然热闹起来,祖孙出去看。
原来是一队人带着一盏灯笼游街,那是一条竹编长龙灯笼,通身色彩斑斓鲜艳,游龙矫健,双目有神,不怒自威,龙须条条分明,那是用极细的竹丝编出来的。
实在是一盏好灯笼啊。
听说这是竹灯派的几个年轻人合力做出来的,后起之秀,真是不可小觑。
这时,队伍里一个年轻小伙子看到老人,笑嘻嘻道:“刘老叔,我们这龙灯比起你的凤凰灯,怎么样啊?还能看得过去吧?”
刘老微笑,也不在意对方这没大没小的态度。
事实上,四大派别虽然常常掐架,但派别里的年轻人见了其他派别的长辈,还是会比较有礼貌的,前辈也通常不会和小辈一般计较。
就在此时,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人们不由抬头看天。
要下雨了?那可要把灯笼先收起来。
那些抬龙灯的有点着急,他们这龙灯可不能淋雨啊。
刘老也有点着急,准备回去把凤凰灯搬回去。
然而这一抬头,大家都愣住了。
天上那是???
偌大一个屏幕,在蔚蓝的天空中展开,画面中出现的是整个灯笼镇的全景,接着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传出来:
【灯笼镇的人们,你们好,我叫薇子,我受到你们灯神的嘱托,你们的世界即将发生可怕的灾难,所有人都将难逃一劫,为了让你们有活下来的机会,灯神将庇佑你们的魂灵进入灯笼之中,以此来躲避灾难。】
人们:!
人们:!!!
这是在说什么?
灾难?灯神?魂灵躲进灯笼?
所有人都被震得瞳孔地震,脑子空白,就跟被雷劈了似的,一下愣住了,甚至不知道该先从哪里来解读这句话。!
西大秦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