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会答应柳太尉,但还是得安抚柳太尉,那等于安抚皇太后。
想想,贺齐宣眼中又露出凶光,前年立太子之时,柳太尉跟其族亲朝臣纷纷上书举荐要立淑妃生的贺卿,皇太后也不断叫他过去慈寿宫,说贺卿多出色,多聪明,一定能成为一个好太子,但他还是立了皇后所出的贺凌。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朕想给谁,就给谁。
太后当然十分不满,柳太尉更是直接上疏诉说贺凌品行多么不端,没资格当太子,求他收回成命,说只有贺卿才有资格成为将来的一国之君。
笑话,要是立太子都得听臣子的,他这皇帝是当好看的吗?
贺齐宣直接把奏章退回,一口气降了十几人的官位,柳太尉看在皇太后的面子上没动,但是,柳家的儿子族亲都往下降了一级。
柳家的人这才发现,皇上已经是成人了,早不是当年那个小孩子,那个他们一说,就乖乖照做的十岁孩童。
皇帝是打了朝臣一巴掌,但是他不能天天这样打巴掌,朝臣得自己懂眼色,天天打,臣子不羞愧,他都打得累。
人人都以为皇帝是天之骄子,呼风唤雨,其实皇帝要做的事情可多了,尤其太后还活着,而偏偏,东瑞国以“孝”优先,皇帝不能带头不孝,不然会被天下唾弃。
幸亏皇后的娘家,倒是知道进退的。
贺齐宣有时候会想,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血缘,他的外公,他的舅舅,舍不得皇帝外孙为难,所以从不会要求太多,孩子有了功名才会要求官位,而不是像柳家,两手空空就想当七品官,小小娃儿就想跟公主订亲,求一世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