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凝就靠这个玩意挨过了那个夜晚。
或许这是流浪生活中仅得的善意,招凝自然而然的窝在学堂外面留了下来,白天的时候就在学堂外听着里面的说话,晚上钻进附近的无人房子里避寒,懵懵懂懂就理解了些许学堂上的字。
那些学堂的读书人有的时候会冷嘲热讽,说一个乞丐儿还能看的懂字,但有的时候也会有几个读书人善心大发,给招凝一些吃的,甚至会蹲在招凝身边跟招凝讲一些书上的东西,问招凝听没听懂。
她小声的回答时,读书人觉得招凝竟然能回答上一二,便跟她提更多的问题。
直到附近的婶婶把这些读书人赶走。
到了一年赶考的时候,夫子送走了最后一批要去上京赶考的人。
他转身要回学堂的时候,却拐了个弯走到招凝身边问,你叫什么名字。
招凝疑惑着,跟他说自己叫招凝。
夫子挑眉,就又问是怎么写得,在他看来这不像是个流浪儿应该有的名字。
于是招凝就拿着小石子,在土地上僵硬地写着“招凝”二字,其实也不是写出来的,更多程度上可能是在画,就像是把她记忆中的名字给画出来。
夫子辨认着这歪歪扭扭的字,瞧见这字颇有些难写。
看着招凝那眼神就有些变了。
“是个聪明的孩子。”夫子盯着她,想了好一段时间,而后问她,“下一批上课还要到七天时间,要不要跟老夫学写字。”
招凝盯着夫子,眼中有些懵懂,但是心里知道这一定是好事情,就像是学堂里的读书人那般,读着很有韵味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