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济康笑着摆了摆手,说这就是你的问题了,你这个当娘的,居然不知道你自己的女儿就是一个优秀的工匠和技师。
“你竟不知道?霜儿她懂星象,擅工事,由她出面帮助知州大人修堤筑坝,开凿滩险,疏通航道,造福一方百姓,霜儿她完全可以胜任!”叶济康言之凿凿地说。
“……”徐三娘听得有点懵。
她的确不清楚叶霜居然也懂这些?叶霜长期跟在徐三娘身边,不是跟着庄子里的织娘学织锦,就是帮着徐三娘看帐,徐三娘真的不知道叶霜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去学习的修堤筑坝,还疏通航道?
但很快徐三娘也想通了,就像那一年叶霜指点叶济康平抑宁州飞涨的粮价一样,当时叶霜当着老祖宗和众人的面说她有一计可以平抑粮价,大家却都只当叶霜说的孩子话,没人想听。
那个时候也就叶济康听了,还采纳了叶霜的意见,果然把飞涨的粮价给成功压了下来,叶济康因此还一炮而红,让皇帝都为之而侧目。所以,徐三娘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叶霜之才干,远远超过了众人以为的程度。
首先叶霜很聪明,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她的亲爹就是个顶能干的。其次,叶霜这个人很好学。敏而好学,且不耻下问,就连她过去从来都没有学过的纺织庄子,在经过徐三娘不长时间的点拨后,也很快就上手了。而且还干得很好,打响了织春阁这个响当当的名号。
所以当徐三娘第一次听叶济康讲叶霜会筑堤坝的时候,徐三娘首先怀疑的并不是叶济康,而是她自己。徐三娘在绞尽脑汁地想,自己在叶霜的成长过程中,到底都错过了些什么?
毫无疑问地,徐三娘什么都想不起。因为这些话都是叶济康胡咧咧的。只是叶济康手头上正好有这个活,而修堤坝这件事又正好可以让叶霜消失的时间最长,叶济康便选了这一条做借口罢了。
徐三娘稀里糊涂地就认同了叶济康的意见,当然认可叶霜会筑堤坝,还会疏通航道,毕竟她的女儿叶霜就是一个顶聪明的孩子。
徐三娘问叶济康,要把叶霜带去哪里,呆多久?
叶济康告诉徐三娘说,他会把叶霜带去宁州西北方向,靠近宣州的一处叫徊龙湾的地方,来回路途加上修堤坝的时间,大概会呆四五个月。
一听叶济康要把叶霜带走四五个月,徐三娘心疼了,舍不得叶霜这样的娇小姐,跟着一堆头不梳脸不洗的糙汉子一呆就是四五个月。她说叶济康干的这是劳工的活,不可以让叶霜也跟着叶济康干这些。
叶济康扶额,说徐三娘怎么出尔反尔?让二姑娘跟去帮忙出出主意,利国又利民,而且二姑娘本身也喜欢干这一类的好事……
徐三娘哪管什么利国不利国的,也无惧把自己才刚答应的事又吞回去反悔。总之一句话,她就是不准叶济康把叶霜带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呆那么久。
叶济康前前后后与徐三娘纠缠了好多次,软硬话都说尽了,怎么都撬不开徐三娘那张紧咬的嘴。
几天过去了,叶济康始终都说不服徐三娘,没办法,叶济康只能派人又把叶霜请到了自己的书房里,客客气气地告诉叶霜说,他办不到,他叶济康实在没有办法说服徐三娘,让叶霜离开徐府那么长时间。
听着叶济康一口一个二姑娘,叶霜有些失神。从前叶霜小的时候,叶济康也曾经抱过叶霜,像其他所有孩子的父亲一样,把叶霜架在他宽宽的肩膀上,带叶霜买糖葫芦,看花灯。逗得幼小的叶霜兴奋地大喊“好爹爹!好爹爹!”
只可惜现在……
哎——!叶霜无声叹了一口气。
她突然就想到了那个只存在于戏文里头的赵珩,如果跟叶惟昭说的那样,自己是跟在先太子赵珩身边长大的,何止是出门两个月,哪怕要天上的星星,想必也是能够得到一颗的……
但这样良好的愿望都只存在于空想,叶霜定了定神,看着眼前唯唯诺诺的叶济康,按下心头翻涌的无奈与失望。叶霜告诉叶济康说,感谢爹爹这般为霜儿着想,只要爹爹已经跟母亲讲清楚了,这往后的事,便都交给叶霜自己处理就好。
叶济康惊讶,问叶霜莫非还能扭转形势?
叶霜点点头说是的,原本她打算的也是只是让母亲知晓这件事,而爹爹愿意替霜儿承担下这件事来,霜儿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叶济康听言顿觉此事有猫腻,赶忙问叶霜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看着叶济康脸上那惊恐的神色,叶霜忍不住笑了。她问叶济康到底是选择帮自己隐瞒此次出行,还是选择让他的儿子最终迎娶叶霜当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