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叶惟昭,你敢说你杀掉的每一个人都是用单手砍死的吗?
所以,单手使刀还是双手使刀,根本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针对程烈的质疑,叶惟昭找不到周全的应对,所以在推理上,叶惟昭就先输一城。
程烈是都指挥使,带兵的,他需要对军队,对朝廷负责任,不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的江湖游侠。既然根据现有的线索,做出了那样的推理,那么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就应该按照那个“最为正确”的推理来进行。
叶惟昭觉得程烈做错了,但是他也仅限于“觉得”,叶惟昭的直觉不具有任何约束意义,他不可以靠直觉去左右都指挥使做出来的决定,更不可以用直觉去指挥军队。
叶惟昭甚至直觉明天徐家去老松坡支付赎金的时候,对方并不会把叶霜交出来——
激化朝廷与徽帮之间的矛盾,让朝廷把人多势众,钱还多的徽帮看作“反贼”,最好出兵进行剿灭,这也是扶桑人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如果扶桑人打着这样的目的行事,那么以钱换命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叶霜就是被扶桑人推上祭台的那个牲,她的处境,将伴随她失踪时间每一刻每一度的延长,变得越来越危险。
叶惟昭已经两日没有合眼了,他的身体都感觉不到疲惫。叶惟昭知道这是不正常的,再急,也得要保证自己在决战的那个时候有力气。可是叶霜这件事来得太陡,时间太紧,要厘清的头绪太多,叶惟昭没有时间去休息,也休息不下来。
根据孟小晚指的那条路,当天半夜,叶惟昭就换了一身夜行衣去走了一遍。
让人非常失望的是,叶惟昭并没有找到叶霜。虽然令人丧气,但这也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如果重要的俘虏能轻而易举就被人给找出来,那扶桑人,也混不到今天这一步了。
叶惟昭问老祖宗,一万两赎金都准备好了吗?老太太点点头说:准备好了,是大老爷和二老爷昨天去找了子钱家,借了三千两银凑齐的。因为对方跟徐家熟,息钱按三分利算。
叶惟昭听了点点头,把自己从孟家庄提回来的两只箱子和那一大盒冬虫夏草,摆到了老祖宗的面前:
“虫草是惟昭孝敬老祖宗您的,还有这两箱是一千两黄金,加三千两银票,老祖宗且收下。借的子钱先还了,就用这里的钱,再添上徐家的几千两银,明天去赎人吧!”
老祖宗惊讶,叶惟昭只是一个小兵,她不懂叶惟昭究竟从哪里搞来这么多银钱,还有那么大一箱的虫草,莫非是去干了什么坏事?
叶惟昭看出来老祖宗心中所想,笑着安慰她说,虫草是朋友送的,他年纪轻轻本就火重,也吃不上。至于这些钱,他都在程将军跟前过了明路,是程将军允许他这么做的。只不过因为差使的关系,这笔钱究竟怎么来的,恕惟昭不能与老祖宗多讲。
老太太点点头,知道朝廷里有些事情是不能多问的,知道这笔钱总归是程烈允了的,徐老太太这才放心了点。但人已经活到了这个岁数,怎么会不知道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老太太柔和了语气问叶惟昭:昭儿,今天你收了这笔银两,那都指挥使往后,会不会对你有什么限制?
叶惟昭听了忍俊不禁,他知道徐老太太在担心什么,便告诉她:“老祖宗,您多虑了,我们干行伍的,不搞卖身契那一套,只要能立军功,什么都好说!”
听见这样的回答,徐老太太才终于把心放进了肚子里。摸着叶惟昭送过来的这两箱子金锭,她胸中各种情绪翻涌。
叶惟昭最后跟老祖宗交代了一下明天带银两去与对方交换叶霜时,应注意的事项。叶惟昭问,明天是谁去宁古寺后山交钱呢?
徐老太太回答是三娘。
叶惟昭听了没有说话。
听见这个回答,其实他一点都不意外。
“好,知道了,还烦请老祖宗把昭刚才说的话,转告我姨,叫她千万不要害怕。明日都指挥使司会安排最精锐的营兵埋伏在宁古寺,待对方一冒头,就能控制对方,一定可以保证霜姑娘的安全。”叶惟昭说。
叶惟昭不愿意见徐三娘,老祖宗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敬。相反,她对叶惟昭颇为理解,甚至从一开始她就对叶惟昭表示过同情。
临走的时候,老祖宗叫住了叶惟昭。
“孩子!”老祖宗远远望着叶惟昭,招了招手:
“你是徐家的恩人,老身代三娘谢谢你……”
叶惟昭停下脚,远远地看着徐老太太。
听见老祖宗对他道谢,叶惟昭轻轻一笑,摇摇头对老太太说了一句:“老祖宗可千万别这样想,惟昭也是徐府的拖累,还指望老祖宗不要嫌弃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