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问厂长,“有没有算过你们厂生产的一辆自行车成本是多少?”她指了指部门的门牌,“算上这些花销。”
厂长道,“一辆车大概是120。”
苏念星提醒他,“可我在外面闲逛,一辆自行车才卖150。”
一辆车只赚30,这还不包括运费,难怪濒临倒闭呢。
她冲张安康道,“如果我要买下这个厂,会全资,但是我不会要这么多的无关人员。幼儿园等等这些东西全部砍掉,我只负责出员工的工资。”
张安康笑道,“应该的,这些是计划经济时代,是厂里的福利。如果改成私营,自然由你说了算。”
厂长欲言又止,被张安康狠狠瞪了一眼。
接下来,苏念星又去看保温瓶厂,这边的情况与自行车厂的情况差不多,一样设立那么多无关部门。这么庞大的非生产部门人吃马喂,再赚钱的工厂也撑不住多久。
她离开厂子,向张安康询问,“这两个厂子如果全部买下,我一个员工都不要,重新招聘。价格多少?”
张安康微微有些惊讶,“一个都不要?”
“也不是不要。是我重新招聘有能力的人才。没能力直接辞退。”苏念星又道,“不过我会派自己信任的管理人员和财务。”
也就是说她只会招底层员工和小中层管理员工。
张安康之前已经询问过这些厂的报价,“这个自行车厂已经被拆分了。85年的时候自行车总厂将所属的红光机械厂、机械配件厂、自行车飞轮厂、手闸厂、自行车车铃厂、自行车零件三厂共 6 个自行车零件生产厂划出,各自独立。这个厂只能生产机械配件。”
苏念星刚刚去车间看过了,“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