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护卫道:“夫人托我带话,若见先生来了就带先生到后院领上旬的束脩。”

林殊文脑子一团乱:“是、是因为我的病情耽误了时间吗?”

病况初愈的少年身子更加薄弱,像一株春风里摇摆的细柳。

护卫余光瞥见少年苍白的面色,心有不忍,左右观望无人,压低声音道:“夫人家有门亲戚,后生与小先生年龄相仿。那位后生今年春闱落榜,手头正无事做,又不想继续再考,得那门亲戚引荐,就来了周家给少爷和小姐教书。”

林殊文喃喃:“原来是这样啊。”

既然周夫人有更愿意招纳的先生,还是旁亲关系,自然比他更合适,周家要对方不要自己属实合乎情理。

他暗示自己莫再纠结,安静跟在护卫身边,在后院领取上旬授学的束脩。

因周夫人自觉食言在先,另外添补五十文补贴,共算两百文。

林殊文带着两百文走出周家大门,细密的春雨凉丝丝的贴着额面,他微微打抖,勉强振作起精神。

有了钱,就能买张褥子和米,等手头再宽裕些,还能请人把旧屋渗水的地方修缮。

途中看见周围的村民纷纷挑担,林殊文寻了位面善的问,得知杏花村今日做村集交换,遂跟了过去。

村集不比市集热闹,都是一个村或几个村自发形成的交换场所,可以换粮换物,还可以用钱买。

林殊文用六十文买了一张棉麻被褥,又买几个鸭蛋,少许干肉。

少年背着被褥,手上提拎鸭蛋和干肉步行赶回八宝村。

他的身子经不起太多折腾,光是走路就伤了不少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