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照着奶奶那性子,肯定自己来找。
元氏回来时,鱼汤已经炖好了,奶白的汤汁鲜香得很,里面扔了些刚冒土的野生灰灰菜,也是色香味具。
元氏看着这一桌子有荤有素,怎么也没有想到,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家里不但没倒,反而越来越好了。
这阵子总听人说都是白亦初这冲喜的功劳,周梨才好起来的,少不得要夸白亦初两句,加上他今天和小伙伴们把鱼塘的栅栏都扎好了。
只是有些发愁,“左边是你二叔家的,咱们家鱼塘到时候引水,得从他家的塘子里过,这事儿还得同他们先知会一声。”
但周梨想了想,摇头给拒绝了,“不用了,二叔那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雁过拔毛的人,哪里能让咱们从他塘子里过水?别到时候又说咱们鱼塘里的鱼虾都是他塘子里流过来的,那还不得给他捞完了?”
元氏一听,倒不是没有这个可能。“那怎么办?总不能自己挖一条吧?”
“就自己挖吧,我今天过去,就在咱们鱼塘旁边的果林里挖,就是要辛苦你们,但往后总不用再求人。”周梨今天特意看了,果林往上就是沟,北边鱼塘或是水田里的水,几乎都是从那里引的。
这提议一下得到白亦初的赞同,“就这样办,反正这两天我得空的。”
地里现在就等那些粪肥和烧的土灰发酵,元氏接下来两天也要挑拣种子泡谷种,家里柴火什么的也都充裕,白亦初除了割草,几乎没有什么事情了。
两天挖一条两丈长的沟,绰绰有余。
周梨连忙道:“那我和你去,我看梨花开得挺密,正好我去疏花。”免得到时候果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