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越悄无声息地掐了自己一把,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他很高兴卫潇潇终于把话题带到了正事上,借着聊正事,他终于可以把自己的心思隐藏得再深一点。
“不可能。”黎越同样压低了声音,音量只够卫潇潇和自己听得到,“老吴不值得相信。”
“他的目的是杀了知情的所有人,让他曾被土匪夺走地盘的事情彻底烂在他一个人的肚子里,我们知道得太多了,他没有任何可能轻易地放我们走。”
“更糟糕的情况下,狡兔死走狗烹。”黎越的眸光沉下来,“如果他胆子够大,他或许会杀了我们?”
“杀了我们?”卫潇潇一惊,手下意识地一抖,碰到了黎越的伤口,黎越倒吸一口冷气。
“对不起……”卫潇潇连忙控制好自己,“可你明明是上官丞相要保的人,他怎么敢杀你?”
“和上官丞相做交易的人是玉三娘,不是他。”黎越说,“他本人早就已经在之前的党争中得罪丞相了,否则也不会一直被下放和打压。”
卫潇潇品出了一丝弦外之音:“你的意思是,上官丞相对于把控京郊水牢的人实际上是个女土匪这件事,其实是知情的?”
“嗯,知情的概率极大。”黎越的叙述口吻永远是谨慎的,“京郊水牢每年要定时向朝廷汇报,就算玉三娘掌控了所有的船道,我也不相信她能从开始就装朝廷命官装得那么像,之所以能十几年来一点破绽不露,显然是有靠山的。”
“这十几年来,除了皇帝本人外,朝中有过实权的人无非是上官丞相和长公主二人,从上官丞相会把我们送来就能看出,玉三娘的靠山十有八九是他。”
卫潇潇颔首,这一切的确合理,丞相身为一介文官,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筹谋的事情便是培养属于自己的兵力——玉三娘和其手下虽然出身土匪,名不正言不顺,但至少战力斐然,而且便于控制。到时候丞相如果真的登基了,所有的事都凭他说了算,到时玉三娘这伙人的身份便可由烧杀抢掠的土匪,变成捍卫正道的民间义勇之士。
以黎越的分析,老吴不是值得相信的靠山,那么他依然提出研制火药帮助老吴……
只有一种可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卫潇潇看着黎越,动了动嘴唇,无声地比出这个口型。
黎越沉默着点了点头。
第四十八章 往事如风
这夜月色正好。
夜风拂过水面,搅动起细腻如鳞的波纹,老吴在六子的指引下走过吊桥。
六子是认识老吴的。
玉三娘刚刚进入京郊水牢的时候,六子并不在玉三娘的身边,他当时身为三姐的心腹,负责在南方一带寻找能够为兄弟们打造兵器的铁匠。等六子完成任务千里迢迢地归来,两年的时间已经过去,玉三娘成为了京郊水牢的主人。
所以六子对于曾经的水牢易主并不知情,玉三娘不喜欢手下的兄弟们讨论自己的事,六子便也听话地从不打听。
在他的记忆里,老吴是个已经资历极深的老狱卒,和一般狱卒动不动就喝醉了骂人赌牌不同,老吴温和、脾气好,交给他的差事从不出错,但也从不掐尖要强的表现自己,在狱卒中人缘不错,大家都愿意叫他一声大哥。
六子曾经给玉三娘提议过,老吴干了这么多年,论资历论能力都不错,不妨给他升个头目——玉三娘当时没吭声,表情有些微的异样,六子从没见过这个模样的三姐,于是不再说话了,在心里猜测着也许是老吴这个闷葫芦在什么地方得罪过三姐,让三姐不大喜欢这个人。
但这次的情况令六子有些摸不着头脑——老吴托人递了张字条到临水阁楼,玉三娘立刻叫来六子,让他亲自去接老吴,来二楼的书房。
进临水阁楼的二层是个殊荣,大部分的狱卒都没有机会,他们即使要带人过来,通常也只是带到吊桥处就要折返。很多人有求于玉三娘,送了贵重的大礼,玉三娘仍然不和他们见面。
老吴不过是送了张墨迹未干的宣纸到临水阁楼,三姐就答应了见他——六子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只知道自己先前猜测三姐讨厌老吴,大概是完全猜错了。
今日的老吴与之前也不同,他把狱卒的衣服脱了,换了身青色的书生长袍。这一瞬六子才发现,老吴在狱卒中的确是格格不入的,尽管酷烈的阳光和常年的艰苦让他的脸和他们一样粗糙,但他周身上下的气质,仍然是属于读书人的气质。
六子送老吴来到二楼。
“三姐就在里面。”六子弯了弯腰,“我就不进去了。”
老吴等着六子的脚步声渐渐远去,长廊内只剩下他一个人,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雕花的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