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与微笑,“确实不错。”如玉之前一直折腾这些事情,那些侍卫们也陪着一起,当时容与没说什么,不过也没有抱太大期望,不成想最后倒是给了他一个惊喜。
另外一边的梁城带着马匹来到顺天府,顺天府府尹已经知道街上发生的事情,可还是觉得棘手。这事儿不用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敢朝荣国公世子世子妃动手的人闭上眼睛都能想到有那几个,偏偏这几个都不是他能得罪的起的。
但是他处于这个位置还不能不管,面上笑着应下来,嘴巴里却不由得发苦,哪一个都不是他能得罪的人,所谓的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不外如是。
梁城对此心知肚明,所以在顺天府府尹答应详查之后也没有过多为难,把马送过来主要就是表一个态度,荣国公府不会这么轻易放过罪魁祸首,同时也间接的向皇上表态。
第111章 告状
荣国公府回府的马车遭遇失控马匹并非一桩小事, 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京城,了解详情的不由得开始深思。
如今朝堂这摊水很浑,牵扯的人越来越多, 看皇上这意思谁都别想独善其身,也不知究竟有何打算。
不管他有什么打算如玉都很生气, 六皇子被牵涉其中不管是否出自他本意, 如玉承认这件事情确实和自己有那么点关系, 但是最后把容与牵扯进去的却是皇上本人。
荣国公府和长公主府地位太过超然,两府又因为如玉成了姻亲关系, 天然的便自成一派, 皇上他坐不住了。
正如长公主所言, 他毕竟是皇上,而且他还老了。
而如玉生气的后果也很直接, 第二天就跑到宫里找太后告状,伏在太后怀里哭的梨花带雨, 被闻讯赶来安慰她的皇上看个正着。
她平时总是一副笑模样,一派天真单纯, 仿佛没有任何忧愁般快活, 别说是皇上, 就是太后又何曾见到过她这般委屈的哭泣, 简直心疼坏了。
太后不停抚着她的背安慰,“玉儿莫哭, 外祖母一定还你一个公道,哭的哀家的心都碎了。”
太后一直觉得对长公主这个女儿和如玉这个外孙女多有亏欠, 她虽然不问朝堂之事但并不代表她当真对现在的局势一无所知, 究竟是如何造成今天这幅局面的她心中亦是一清二楚。
随着底下皇子们逐渐长大成人,皇上也一天天老去, 面对正当年的皇子,壮年的皇上岂会无动于衷?
权势动人心,平常百姓家尚且为了几亩良田几间铺子争得头破血流,何况皇家?
人常说不聋不哑不做家翁,这句话在皇家同样适用,太后她从一开始就不曾过问前朝政事,如此方才维系与皇上母子之间的情分。
她不止一次的担忧过长公主的处境,概因为长公主做的太多,做的太好,在民间的声望太高。
虽然最开始确实是因为皇上而起,也的确给皇上上位之路披荆斩棘,皇上也确实感激长公主的付出。
但她还是担心,如今看来这份担忧并不多余,这不就应验了。
如玉看到皇上之后便泪眼婆娑的行礼,然后在皇上询问何故这般委屈之时她也没客气,“皇上舅舅您是天下之主,所有人都听您的对不对?”
皇上不明白她问这句话是何意,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如玉见此便接着道:“那您能命令所有人都不要伤害容与吗?”说罢便一脸渴望的看着皇上。
“这……”皇上似乎被她的话问的不知该如何作答,一脸为难的看向太后,就算他是皇上也并非所有事情都能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呀,否则的话他还担忧个甚。
若是平常时候太后这个时候已经开口给皇上解围了,毕竟如玉这句话太过天真,但是了解所有情况的她却选择了闭嘴,她到底想看看若是她不说话皇上会如何应对玉儿的问题。
见太后没有开口的意思,皇上不得不自己面对如玉,迎着那一双仿佛会说话的明亮眸子,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应对,莫名的还有些心虚,于是他下意识的转开了视线。
看到这个反应如玉若有所感,双眼显见的黯淡下去,面上情绪十分沮丧,然后退而求其次的提出要求,“那,能不能尽快查出昨日惊马之事究竟是何人所为?”这个总比命令全天下都不伤害容与容易做吧。
显然皇上也这般认为,加之有弥补的心思在其中,于是很干脆的应承了下来,“好,朕会命令尽快查清真相还玉儿一个公道,如此可好?”
如玉是个很容易满足的姑娘,闻言便又恢复了笑模样,欢喜的道谢,“多谢舅舅,玉儿就知道舅舅最好了。”
皇上笑着摇摇头,似无奈又似纵容,“你呀,是不是舅舅不答应你就不是好舅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