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想到荣国公夫人的回答便满意一笑,“荣国公夫人当时就说了,府里养着这般多的下人若还事事需要主子动手,那要他们何用?”
这句话一出太后也露出满意的神色来,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若是这般,那很好,很好!”
她显然有些激动,伸手拉着长公主的手,“京城再也找不出比容世子更好的了,咱们玉儿是个有福气的。”
长公主好笑的看着太后的转变,知道她是真心疼爱玉儿,否则也不会说出这般绝对的话来,之前也曾夸赞过容世子,可一下子变成了最好,却还是因为玉儿的缘故。
她还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所以我就想求母后给一道赐婚,您该知道,若是两家定亲外人一定会有许多猜想,玉儿定然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太后一想到那些人会对如玉的猜测立时便变了脸色,拍拍长公主的手,“你放心,有哀家在,定不会叫咱们玉儿受委屈。”
第52章 后续反应
长公主这边与太后说好之后便没有久留, 领着如玉离开了皇宫,荣国公和容与在得到皇上点头应允之后也很快告辞,回去等着圣旨到来。
待他们离开之后不论是皇上还是太后都有些神情恍惚, 再是没有想到如玉会和容世子凑做一堆,但是回头想想, 除了如玉竟是再也想不出还有谁能够站在容与的身旁, 而如玉这边也难以想象和另外一个人组成一对的画面。
这俩人竟是出奇的和谐, 不但没有想象中的违和感,反而越想越觉得两人才最是合适。
容与沉着冷静, 聪明能干, 看似温和实则性子冷清, 如玉性子简单一片赤诚,真诚乐观又充满朝气, 两人倒是极为互补。
但是不管他们如何想,这两道旨意下去之后在京城引起了一阵轰动, 荣国公府的容世子和长公主府的安康县主被赐婚,惊掉了一众人的下巴。
第一反应都是不敢置信, 然后便是拉着身边的人再三确认, 自己是否听错了, 怎么会是他们两个?!
继不敢置信之后便是各种阴谋论, 皇上一人下旨赐婚还不够又加上太后的懿旨,是否是长公主以势压人强行赐婚?
但是回传过来的消息表明无论是长公主府还是荣国公府都欢欢喜喜的接了圣旨, 长公主府暂且不说,荣国公府没有任何被强迫的迹象, 甚至十分开心的样子, 是表面功夫做的好还是真心欢喜,众人心中各有猜测。
当然大家更愿意相信荣国公府是被迫无奈, 是,长公主府位高权重,安康县主花容月貌,可这都不能掩饰安康县主脑子有问题这个事实!
容世子惊才绝艳,被皇上亲口称赞美姿仪,给他配一个傻子世子妃,当真没有问题?
若是那些冲着安康县主背后的势力而去的,倒是还能理解,可是荣国公府一向中立,有深受皇上宠信,还需要这些势力为自己锦上添花?
而且这一锦上添花还不知是好是坏呢,如今太子未立,皇子党朋之争初见端倪,荣国公府本身就已经够显眼了,再加上一个长公主府,这般明晃晃的一块大金砖,谁不想上去撬一块?
也有官员开始揣摩皇上此举用意,总所周知荣国公府容世子一直为皇上办事,对几位皇子的拉拢一直敬谢不敏,为此甚至不惜得罪几位皇子。
目前来说长公主府并未表现出对谁的偏向或者是看好,对于他们的态度众人还在观望之中,却突然来了这么一道赐婚圣旨。
把长公主府和荣国公府绑定到一起,是两府商议好的对策还是皇上的暗中授意,众人不得而知。
但是有一件事情却是大家都看的分明的,那便是两府对于皇位之争都选择了置身事外的态度,不参与不搅合,任由旁人明争暗斗,我自岿然不动。
这样以来便能解释的通荣国公府为何会选择同意这门婚事了,再是强大毕竟独木难支,现在有了长公主府的加持,就算是把几位皇子得罪一个遍,他们也不敢再对容世子轻举妄动。
这对于荣国公府来说相当于是加了一重保障,而对于长公主府来说便是以此表明自己不参合的态度,这样以来皇上也能放心了,自己也清净了。
理性分析完之后还不得不感慨一声,长公主府不愧是长公主府,这一波算计当真是占尽了好处,摆明了自己的态度,取得了皇上的信任,还给自己找来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婿!
有站在利益得失角度的理智型便有感情用事的感性类,太傅府众人得知这个消息自然是为如玉感到高兴,京城谁人不知容世子大名,被皇上亲口称赞美姿仪,且少有才名。
不但是荣国公府的继承人,如今在朝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说一句简在帝心亦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