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果子农村出来的孩子小时候都吃过,但产量少,没办法种植,路过的人愿意花点小钱尝一尝。
山不属于哪个村,没人管冬树。她在山上找了许久,跨过荆棘和断木,才找到一些野果子。她尝了尝,味道还可以,于是摘了不少成熟的,放在书包里。
她怕压坏,书包里早就放好了一个铁盆。
等她摘好,就到了山下,和同样等在路边的村民一起,将东西摆出来,等着路过车辆的眷顾。
旁边的村民看了她一眼,确定自己不认识,应该不是自己村里的。村民有点想将她赶走,但看了她几眼,东西不多,又是个子不高的小姑娘,也就算了。
这是冬树第一次来,她没什么经验,忘记带装野果的盒子或者袋子了,她问了旁边的人,没人愿意卖给她,幸好她带了作业本。
作业本挺贵的,但她没有办法,只能珍惜地撕了几张纸,折了纸碗,然后将野果放了进去。
冬树到的早,等了一会儿,路边才开始有车经过。
车经过的时候,两边的人便开始叫卖起来:“山上的新鲜果子啊!好吃不贵!”
终于有车停了下来,随机找了一个村民问:“多少钱啊?”
村民立刻回答:“两块钱一份!”
价格有些贵,能在城里买水果店里的好水果了,但能开车的人都不差这点钱,副驾的女人便伸出手,递出两个硬币来,拿走了一份野果子。
冬树看了会儿,认真学着他们是怎么做生意的。
没多久,又来了一辆车,车主将窗户摇开,带着笑和副驾的人说:“尝尝这地方的特产。”
司机和副驾两个人笑嘻嘻地说话,很明显都不是本地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