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先生一波未平,戏园子里一波又起。那京城被无数富家子弟追捧打赏的名伶出演柳氏女,演到带着孩子不得不与情郎分开之时,一番唱腔满是对命运的不公与凄凉。唱哭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事情愈发不可控,汪家人出门甚至都要被人说两句:“你何苦难为那母子二人呢?左右入门不过是个妾,还能越过正室了去?”
包恩伯与久违的京中友人出去游玩,都要被劝说:“你若当真放不下那柳氏女,她身世也清白的话,就先接近府里给个名分吧。那汪氏糊涂,你也糊涂不成?哪里能叫那么个情深义重的姑娘没名没分的给你生孩子。”
表面上所有人都在指责汪家,实际上却是把包恩伯架在火上烤。
当事态发酵的差不多了,那中书令汪大人亲自携女到了宫门口跪求退婚。
他们汪家虚心悔过,不再做那棒打鸳鸯的恶事,甘愿退婚。
不多时太后降旨,说包柳二人情分感天动地,就连太后也大为感动。便准许汪家退婚,特赐婚包恩伯与柳氏女。叫二人打破世俗,做正头夫妻。所生之子也将不再是私生子,而是光明正大的嫡长子。
紧跟着这道懿旨的,是给汪家的。说汪家虽然在此时上思虑不周,可到底退婚成就了一对璧人。感念汪玉瑶苦等三年无果,特给了个三品淑人的诰命。
大夏的诰命其实不算多。多半都是丈夫有功且不好再加封的时候,便会封其妻子或是母亲为诰命夫人。
倒是有女子不从夫家身上得诰命的先例。但一般是给那些为朝廷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这样单纯退个亲就得了个诰命的,还是头一遭。
伴随着旨意流传到了坊间,进来吃瓜吃到撑的百姓们也都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