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本来火药的表现就已经足够他们心惊肉跳了,金德曼再来这一手。这代表什么?说得好听点是留在长安学习,不好听点就是变相的质子。

金德曼在国内身份超然,她甘愿留在大唐为质,是在对大唐表忠心,告诉大唐,新罗以大唐马首是瞻,绝无二心;更是告诉大唐,大唐若有所差遣,新罗义不容辞。譬如倘若大唐与高句丽宣战,那么新罗定会全力以赴。

前有大唐战火喧天,后有新罗背后捅刀,哦,不只捅刀,若真遇此等情景,大唐必会给予新罗火药支援,到时高句丽便是腹背受敌,还是火药这等神器天敌。

他们要如何稳得住,又如何能稳得住!

高句丽使团众人相觑一眼,面如死灰。至于百济会怎么选择,已经不重要了。大概率也是会选择大唐的,那么他们战败得会更快一些。即便百济袖手盘观,他们的处境也不会好。

至于说百济帮他们?那是想都不用想。在火药的威力之下,百济怎会明知是死路还往坑里跳?扶余璋与扶余义慈又不是傻的!

想到此,高句丽诸人神色颓然,哪里还有半分先前的嚣张气焰。

再看扶余义慈,他望向金德曼,眼中满是惊讶。他瞬间明白了金德曼的意图。他当日让金德曼考虑考虑,这便是金德曼考虑后的结果。

她拒绝了与自己的合作,而选择大唐。留在大唐就意味着她能有更多时间来获取大唐的支持,只要大唐愿意扶持她上位,即便新罗自古未有女王又有何妨?

可即便如此,扶余义慈仍旧一时难以置信。因为此事是带着巨大风险的,身处唐国,本国境内风云变幻就望尘莫及了。倘若新罗王突发恶疾,其余王室率先夺得王位,那金德曼可就什么都不剩了。

毕竟与大唐而言,谁为新罗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罗王对大唐的态度。倘若新的新罗王如金德曼一样听话乖觉,对大唐心悦诚服,马首是瞻。大唐并不一定非得帮金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