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这又不是有隔音板,这么大的声音,温润都听到了。

翠花婶子听了就笑出声:“我给自己东家打个扇子怎么了?东家最不耐热,在家的时候,很少见到夏日里东家出门的,怕热,怕蚊虫叮咬,更怕出一身的汗,每日里都要晒水冲凉的!”

家里头有五十多个大澡盆子,每天都要倒满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一般学生们上午在上学,中午会在私塾吃一顿午饭,然后冲凉,有脏衣服的还得自己把脏衣服洗干净了,晒干的时候,学生们就午睡,然后起来,穿上干净的衣服,收拾书本回家去。

家里的一些活儿,学生们都要干,有的孩子出门去打猪草,背着背篓拎着割草的刀片,一边走,一边大声地背诵课本,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小一点的还会在放鸡鸭鹅等等家禽的时候,一边捡柴火,一边背诵《九九乘法表》呢。

这是这么久,温润给孩子们养成的习惯。

午休,养足精神,下午劳作,但是不能忘了上午教的东西。

如今唯一能全天候上课的只有老王家的两个孩子,以及隔壁杨家的三个。

不过这几日还加了两个,一个是村长家的大孙子张岭,一个是刘家的刘大力。

算一算,只有王家哥俩儿,杨木、张岭与刘大力,有希望最快考个秀才回来,其他的还要学呢。

“那也不能让你给他打扇子啊?他不是有折扇吗?”马三儿还挺为刘氏抱不平的:“你又不是他奴婢。”

严格来说,刘氏是自由之身,只不过是在王家做工而已,温润当时也是仔细考虑过的,按照这个时候的一些习惯和规定,老妈子自己在东家那里当牛做马都可以,可是老妈子的孩子,因为老妈子不是卖身的奴婢,故而也不是奴籍,只要老妈子的丈夫是个良民,那孩子依然能读书科举。

从父,不从母,这就是古代的操蛋规矩。

看一个人的出身,从来不看母亲,只看父亲。

除非你妈是公主,那就另当别论了。

但是公主的儿子,也要从父姓的啦。

“我只是太热了而已,大家快点赶路,到了县城,我请大家伙儿喝冰镇绿豆汤。”温润乐了:“翠花婶子也不要给我扇风了,我头发没乱吧?”

他早上起来就洗了澡,还有头发,夏天头发干得快,陈强家的特意给他重新梳了个头发。

其实来了这里这么久,温润一直对自己的长发没辙儿。

以前多是杨大婶给他梳理头发,后来有了陈强家的跟翠花婶子,就交给她们俩打理了,不过洗头发什么的,还是温润自己来,陈旭也会梳头发,但是他还小,手艺不如他母亲陈强家的好。

如今温润的头发就是一个发髻,上头用绸缎缠了两圈,以一根白玉头簪固定住,绸缎带子自然下垂到腰际以下,即不会让头发散下来,让人不舒服,又有缎带飘逸,不会显得突兀。

一身豆绿色的轻纱外罩,翠绿色的锦缎薄衫,温润这一身打扮,不说风流倜傥,但也绝对文质彬彬,不辱没他举人老爷的身份。

而且料子好啊,这个时候的东西都是最纯粹的自然材料做成的,想找个涤纶的你都找不到,像是第二层皮肤一样贴在身上。

绝对的夏日衣衫不二之选。

“没有,好着呢。”翠花婶子越看越满意:“东家就是好,有那个,文质彬彬的气质。”

夸的很诚恳,温润脸都红了。

人家俩人没事儿,马三儿还能说什么?

所幸他们走得早,也走得快,想趁着凉快赶紧赶路,不然太阳上来了,别说人了,牲口都热的受不了。

他们终于在午时之前就到了县城,温润目测,大概是九点多吧?

到了县城就直奔县衙而去。

可是到了县衙才知道,县令大人出门去了,没说去哪儿,反正就是没在县衙里,说很快就会回来,但是回来的时候也不确定,大概是今晚,或者是明早。

没办法,温润只好带着人去了客栈。

马三儿他们是要回县衙报道的,还得回执命令,毕竟他现在是正儿八经的衙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