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结束之后,「云州府」依旧是好好热闹了一番。
因为放榜需要十天的时间,不管是觉得自己有希望榜上有名的,还是为了和更多的人,进行有进益的交流学识、诗文等,都愿意在此处多留十天时间。
乡试是从秀才到举人的转变,对于读书人来说。尤其是参考的举子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道关卡。
但是既然已经考完了,在放榜之前,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之前,还是要早做些事情来打发时间的,其中最合适的,就是参加文会、诗会等。
当然,得是那种友好交流的,而不是力捧一人的情况。
文潇在此地是没什么名气的,但「圣儒书院」的名气是不小的。
而且这一次,参加乡试的人除了他,书院里还有三位和他一同参与的,年纪都比他小,分别是22岁,26岁和31岁。
好在「圣儒书院」的学子们一直都是非常团结的,也清楚在乡试之后,要参加哪些文会是最好的,所以这一次,就带着文潇一起了。
这样一来,十天的时间,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八月二十五,放榜之日!
文潇猜到,自己这一次的成绩,应该是在中下游,不至于名落孙山了。
因为他之前做的那些乡试考题,有一些题目和这一次的乡试题目是对上了,而他又不是只知道抄答案的人,有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但又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言之有物。
不过文潇并没有刻意根据考官们的喜好来写文章。所以这个名次,除了实力之外,还需要几分运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