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从心听罢只觉得良心再次作痛。这回,她甚至觉得兜里的长命锁都变得无比烫手。
经由姜严之口,宋从心也从只言片语中推断出姜恒常与长老阁之间可谓是积怨已久。改革派与守旧派之间的争斗经年日久,而本应稳坐钓鱼台看双方相斗、玩弄权衡之术的皇帝在其中却没有多少存在感。姜严说君上沉疴日深,很久前便不在人前露面了。
在意识到拂雪道君如传言一般襟怀坦荡,姜严很快便放下了心防。宋从心询问起天殷的风俗人情时,姜严也不吝解答。
在姜严的口中,宋从心得到了“活遗体”与“死生葬”的另一种注解。
天殷注重死生葬,“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天殷国人相信死后只是前往另一个世界,阴阳之气蕴养万物,人也是阴阳之气构成的。人之子承继父母的骨血,自然也是父母体内的生气所化。先祖会庇佑子孙后代,两气之间会相互感应。“本骸得气,遗体受荫”,故而子女是父母留在人间的“活遗体”。
阴阳之气会消散于世,尸骨能否被“藏”好将决定子孙后代能蒙受多大的荫蔽。以此衍生出来的仪法,便是死生葬。
这其中有
许多门道,活遗体居住宗祠、族地是“阳宅”,逝者长眠的坟地是“阴宅”。阴宅与阳宅之间的气会相互影响,所以死者的坟地要看风水,祖庙的选址也是重中之重。其他地方的人也看重风水香火,但却没有一个地方像天殷这般偏执,甚至出台了相关的律法,设立了专管“阴财命金”的地金署。天殷国之不复也实属正常。但若是连过去的景象都看不到,莫非是永乐城过去存在的痕迹被某些东西掩盖了?
想要探寻冥神骨君的跟脚,果然没有那么简单。
虽然灵希已经成年,修士也无需睡眠,但宋从心还是像哄孩子一样把她哄回房间睡觉。在师弟师妹面前,宋从心一直都是这样温和又无甚攻击性的样子。人的名树的影,无极道门年轻一代的弟子对前人是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但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都会发现拂雪道君性情宽和,只要不触犯底线,掌门都会耐心纠正弟子的过错。
身居魁首之位,公私分明,恩威并施。
“尊上。”灵希回房后,宋从心独自一人倚在窗边,藏匿在暗处的人影这才现身,单膝跪地施行一礼。
“不必多礼。”宋从心不喜别人跪她,但继任掌教之位后,无极道门年轻一代的弟子都是她的记名弟子。上清界中修习明尘上仙传承道统以及琴剑之道的修士都要喊她一声“老祖”,白玉京建立后,她对天下有布道之恩。若不以尊卑论处,仅以师承论之,宋从心还是得受这一跪的。
“告诉我天殷国内的境况。”
在调查天殷国情报这方面,宋从心用的是最传统也最安全的方法,没有动用地脉网传播情报。一来中州的九州列宿有姜家参与其中,二来还在起步阶段的九州列宿不可过早染上政治权谋。宋从心经营了这么多年,才以一种不引人瞩目的方式将钉子安插进中州。
这些暗处的筹谋与手段,宋从心并没有动用无极道门的势力。她选择了普通人作为探子。
起初宋从心只是想建立一个类似明月楼的情报门,虽然与明月楼主达成了合作,但总不能所有情报都向楼主伸手。宋从心拥有九州列宿这个明面上的情报网,也需要发展一些暗处的耳目。暗门倒是专精此道,但暗门专司调查外道情报,严防上清界的渗透,侧重点在上清界。而宋从心另起炉灶建立情报门的目的则在于把控天下之势,她心知这世间绝大部分祸事都起源于人心幽微之处。
宋从心调动平山海,组建了情报部门,却没想到响应者众。
宋从心是舍得放权的人,她将情报门的组建交予他人后便不再过问。等到第一批情报交到宋从心手中时,宋从心才错愕地发现那些自愿成为斥候的义士竟是抱着必死的觉悟为她效忠的。普通人易容被抓容易露出马脚,所以他们伪装身份时采用了最决绝的方式。这些探子削薄了面骨,磨掉了指纹,用哑药毁了嗓子,他们甚至抛弃了过往的名姓,连亲族站在自己对面都不肯相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大业之中。
宋从心一开始得知此事时颇为震怒,以为情报门的管理者逼人就事。但一通排查下来后才发现,这些义士竟然都是自发行事,没人逼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