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生笑容可掬地将包装精美的蛋糕递给她,忽的变了脸色,扬高声调喊,“喂,你们干什么呀?还有客人在呢!”
柳陶然回头看向门口,竟然有人把蛋糕店的两扇玻璃门关起来,从外面落了锁。
她一凛,赶忙跑到门边朝外喊,“快开门,有话好好说啊!我只是来买东西的顾客,快放我出去!”
门外的人不予理睬,一脸淡漠,衣着却过于朴素,眼角眉梢和一双大手净是体力劳动者特有的沧桑和霜尘。
这样的人站了七八个,除了无奈还有愤愤不平的情绪。柳陶然出于职业敏感,回到柜台前问服务生,“他们是什么人?是农民工吗?”
“嗯,是啊,来要工钱的,这已经第三天了,说是今天拿不到钱就不走。”
果然不出所料,这蛋糕店刚开张不久,口味和服务都极好,店内外崭新的装潢也高端别致,现在看来必定是装修款还没有付给工人们。
农民工辛苦一整年,到年底拿不到工钱回家过年,自然要上门讨薪的,等不到有话事权的人出面,只能出此下策把店给锁了。
店里的服务生也不过是拿份工资为人打工而已,只是赶巧把她这个客人也一道给锁在里面了,而且中午生意冷清,就她一个客人。
其他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单纯觉得倒霉,可柳陶然是跑社会法治新闻的记者,年底这个时候亲历农民工讨薪的事件,正好踩到了她的职业兴奋点。
她放下蛋糕,拿出手机给报社编辑打电话,把自己的境况说给对方听,“……嗯,我被困在蛋糕店里,讨薪的人在门口围了一圈。这题材的稿子现在要吗?我能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