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息怒!”眼见皇帝的怒火压不住了,越王无奈地打断皇帝的话。
“越王何事?”对于这个一母同胞,又颇有才能的皇弟,皇帝还是很容忍的,起码在心中觉得自己同父同母的血亲是一定不会背叛他的。
“臣弟认为左相之言不无道理,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左相也是为了大启着想,还请皇上明见,不要冤枉了忠臣。”这话说得直接,不但是明显地维护左相,而且带着对皇帝淡淡的指责。也只有越王敢在皇帝盛怒的时候说出这番话了。
闻言,皇帝果然脸色稍霁,慢慢坐回了龙座。对于越王的话,皇帝历来是要听的,因为每次有大事发生,越王的见解总是起了关键性作用,这就让没什么治国之能的皇帝总是习惯性地依靠越王。
右相低下头退回原位,垂眼掩盖下其中的阴狠,好不容易趁皇上怒火中烧的时候能有机会搬掉左相,却被越王这个程咬金给破坏了!心中对越王也生出了一些怨恨。
“那么依越王所见,现下该当如何?”皇帝死死抓住龙椅的扶手,抑制住怒火,转向越王。
岳奕面色不变,仍旧温温润润地道:“臣弟认为可先派一千精锐探探敌方大军深浅,不过不要与其过多纠缠。”
皇帝闻言,脸色缓了缓,还是冷着声问道:“如今安谨王大军距离京城也不过十座城池的距离,你让朕如何等?”
尚将军苏尚岭默了默,站了出来,斟酌着说道:“启禀皇上,南面太元山脉是一处天险,地势及其复杂,沟谷众多,大军想要渡过太元山这段区域必定要花费很长时间的,我们尽可等探出那神秘武器后再行动。况且我军可以借助地势优势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尚将军常年研究各种军事作战技巧和天启地形,这些见解可谓是手到擒来。
尚将军是一代老臣了,军事才能虽不如后起之秀成王和前人之师陆将军,却也可以称为一代战神。尚将军都这样说了,皇帝也稍稍安下了心,料他安谨王也斗不过他!
“好!传旨下去,孙将军领一千精锐去前线一探虚实,务必查探出安谨王的神秘武器!尚将军封为镇南将军,即日起领五十万大军加紧训练,以备日后迎战!”
“臣遵旨!”
一场腥风血雨终于在平静了几十年的王朝掀起。战争,迫在眉睫。
第四十三章 战火初起
安谨王像早就是知道京城中的一举一动,早就在太元山出处埋伏了军队。孙将军的人一出来就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安谨王的大军超乎意料的强大,孙将军率领的一千精锐有去无回不说,甚至连他自己也被敌军生擒,因其抵死不从,安谨王一怒之下斩下其首级,并残忍地将血淋淋的头颅挂在大军最新攻下的安沛城城门之上。
唯一幸存的一名小兵浑身浴血,日夜兼程地赶回京城,只说出‘有细作’便离开了人世。
这一噩耗很快就转到了京城,皇帝正在御书房与淑妃颠鸾倒凤,却被急报气得直接晕倒在了淑妃身上。
安谨王此番作为简直是光明正大地打了皇帝的脸,同时也极大的震慑了京城中那些盲目自信,不知思危的大臣们。
醒来后的皇帝怒火中烧,连夜召集大臣议事。还没等大臣们说两句话,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狠斥。
皇帝心知朝中有安谨王的人,如今是谁也不信。盛怒中的甚至连越王的话也不信了。只知道此次安谨王来势汹汹,他有时甚至产生错觉,感觉自己身下的龙座也在排斥他了。
皇帝完全被恐惧和愤怒冲昏了头脑,根本不做细想就下旨让镇南将军率两倍于安谨王的大军即刻南下迎战。
所谓忠言逆耳,有几位大臣冒着生命危险劝谏皇帝,哪知皇帝现在只相信绝对的实力,疑心病也越来越重。
一听居然有人敢劝他慎思,别先忙着出兵?瞬间看向几位大臣的神色就变了,浑浊的双眼中被至高的权利蒙蔽了,直觉这几位大臣都是安谨王安插在他身边的!连查也不查就命人将几位大臣秘密处决了。
一时间,朝廷上人心惶惶,君臣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