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大隋统一后,李慈涵随她母亲李祖娥回到了赵郡。

赵郡士族李家本就不喜高家人,更何况李慈涵并非李祖娥丈夫高洋之女,而是高湛的遗腹女,加上李祖娥时而疯魔,李慈涵的处境可想而知。

李慈涵二十岁那年就被赵郡李家嫁给了同郡小士族宣家。

不过李慈涵性子清冷,一开始成亲丈夫到也疼爱几分,但是过不了几月便撇开了,日日流连花丛。

李慈涵也是丝毫不曾在意的,直到李祖娥去世,她如同解脱一般抱着两岁的女儿回到了慈航静斋。

没想到她的女儿剑典资质异常优秀,当即就被梵清惠收为亲传弟子。

同样的,也应李慈涵所请,将女儿宣施改了名字。

姓和名倒了过来,并改了字,叫做师暄,李慈涵又加了个非字,似乎是想告诉自己,女儿非宣家人一样。梵清惠觉得非字太明显,所以就赐了个妃字。

自此,李慈涵的女儿名为师妃暄。

而宣家从来就不知李慈涵是慈航静斋的记名弟子,李慈涵从来不说,而李祖娥根本不知道,李祖娥时不时地疯魔,有时都不认识李慈涵,更别说让李祖娥记得李慈涵的事了。

“她来了。”

李慈涵平静无波的脸上有着巨大的波动。

“此次我若陨落,斋主之位便由你继承,此外……这帝踏峰封了吧!”

梵清惠似乎在说着与之无关的事。

“妃暄达到剑心通明之前,切不可下山。”

梵清惠心里头很清楚,此次她若败了,便是帮助祝玉婵成就半步破碎,加上宋阀并没有臣服大隋,而大隋对宋阀多有忌惮,为了子孙安危计,宋阀必定会看准时机北上,而大隋,若是杨勇即位,还有缓和的可能,但是杨广……杨广虽有雄才,向来刚愎自用,他绝对不会忍宋阀、高句丽和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