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久而久之,见这群人像狗皮膏药一样,黏性那么大不说,还死不悔改,政府派下来的人也不愿意管他们了。

这条路就当白修了,他们再去另外一个地方修路,帮助那里的人扶贫脱困。

但是这次,得先调查完那里人的性格,有关部门的人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作。要是再养出来个麦庐村20,负责此次工程的领导非得愁得脑门光亮。

就这样,麦庐村的这条路就成了三不管地带。

仗着自己人多,以及跑车的司机大都不愿意惹事,所以麦庐村的村民嚣张得很,见车直接往上冲,也不怕被车子轧到。

也不是没有司机想反抗,但是跑车的人和跑船的人一样,干这行的多少都有些忌讳。要是真轧到了人,那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司机了。

所以司机们的退让,逐渐养大了麦庐村村民们的胃口。

他们这儿的路少,来往的车子都得从他们这里经过,站着就能挣钱,又何必要辛辛苦苦的去刨地呢。

村民们的心态都很简单,简单到令人齿冷。

大张的堂叔蹲在一旁抽烟,而大张则捧着一副望远镜,对着两边的来路张望着。这望远镜是他爷爷从小鬼子的死人堆里扒拉出来的,本来只是当个稀奇玩意儿摆在家里,谁知道竟然让大张给捣鼓出了新用处呢。

“大张,你脑袋转过来转过去的,不头晕么?”

“不晕不晕,我得坚守自己的职责,给大家站岗。”大张连忙拍着胸脯说道。

这望远镜只有他家有,要是换个人来做他的工作的话,还得把望远镜借给那个人。都是一个村子的,谁还不了解谁啊。

大张心里很清楚,他这望远镜要是借出去了,最后很有可能就不是他们家的东西了。所以无论如何,大张也不肯让望远镜离开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