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提出这个字来看,确实是设计得有艺术水平,但一放到这张画里,就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乾隆画印。
原是想给这张画打上自己的印记,却无端端毁了一整副画。
“这作者……好像是国美的学生施季庭,对吧。”
“有点印象,似乎是画风景不错的一个学生,教他的老师夸过他色彩运用得不错,现在看来真是后生可畏,进步颇大啊。”
“就是这画印,唉。”
教授们左右看看,还是觉得这幅画的画印极其碍眼,抓心挠肺的想要把这块画印铲去。
“比赛过后,把这个学生叫过来交流一下吧。”
……
国美的学生施季庭出名了。
火得一塌糊涂,火出了艺术圈。
一开始只是一个微博知名大v转发分享了一张名为《兽》的画,因为它充满张力和对比的画面,引得无数人转发分享。
继而出现了许多专业人士,用着让普通人看不懂的专业名词从上到下把这张画吹了一个遍,让大众从这张画画得挺好看的简单印象变成了这张画不仅画得好看而且画手还很牛逼的深刻印象。
期间还出现了几个画界大手子公开表明无法复制出第二张和《兽》一样的调色,更让这幅画被推上了一个高峰。
许多人开始模仿这张画,在标题上打着‘震惊,全网最像的复刻,《兽》!’这样的旗号,促使着游客点进去,发现视频里画的根本画不出原画的十分之一水平时,鄙夷蹭热度的人的同时不由得在心里给原画再添上一层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