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要是在一个地方买太多,那个地方的粮价势必会增涨,与民无利。以永宁侯的老练怎么也不可能犯这样的错,所以就让人多跑了几个地方,不要造成当天的粮价上涨。
打仗最不能缺的一是粮草,二武器,这两样缺一样都不可,所以皇帝才非常的重视。一听有这么多粮食献上来,皇帝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而且皇帝还发现,不用皇室出面筹备粮草的结果就是粮价居然便宜了许多。
让人户部拿出往年的账本,果然比永宁侯买粮时的价格高出了一倍。
这一下子,户部算是捅到了马蜂窝。皇帝直接抄了户部几个管员的家,连发了七、八道圣旨回京。
光是户部尚书一家就抄出了一百多万的白银,这还没有算那些非银钱的产业。这户部尚书可是寒门出身,他哪里来这么多家产?
还敢喊冤,直接打入天牢,秋后问斩。
而被抄家的人当中,就有礼部秦大人一家。虽然让人不解的是,他又不是户部的人,为何抄家也算上了他一份,这只能说人家就是有本事贪到户部的钱,这还是从户部尚书家中抄出来的帐本查到的。
不管怎样,这位秦大人算是惨了。官官相护的结果就是他一起完蛋,跟户部几个官员一起下了大狱。
到时户部左侍郎洪大人一家经过调查后证明是清白的,不但人被放了出来,还升到了户部尚书这个位置,一下子就成为了一部尚书,位极人臣。
和之前的待遇相比,洪大人突然就成了文武百官们羡慕的对象。原来是从二品,现在成了正二品的官员,整个大夏朝也没多少,也就比一品的内阁大臣低那么一点点,许多人一辈子都卡在三品的位置上。由副变正,多少侍郎的愿望,洪侍郎终于做到了。
至于洪大人的家眷,皇后也招了她们进来安抚,淑宁还碰到了已经出嫁的洪家嫡长女,朝她眨了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