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走路,前面有无数条分岔,有的看似好走,其实是走入了歧途,有的看似难走,其实才是到达彼岸的正确途径。
量子雷达与量子通信技术一样,理论上也有一光年之远的超远探测距离,而且也无视地形限制。
理论上它可以对特定方向的任何移动物体进行探测与计算,也就是说,它可以无视任何传统电磁隐身技术。
它的这种无视,不仅是无视海平面曲线,而是无视任何物质,只对特定目标产生感应。
比如舰船、潜艇与飞机这类高速移动的金属物体,它的探测是立体式的以及全方位的,基本不留死角,所以舰船声呐可以取消。
如果把量子雷达比做矛,无视任何物质,几乎可以说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探测,那什么技术才是盾呢?
一种能有效防备量子雷达探测的技术,其实我前面已经讲过,就是毕海波团队研制的一种粒子屏蔽材料。
那种材料可以限制高速粒子通过,也即会反射。
如果把舰船外表设计成各种切削斜面,那么量子雷达波就会被反射向其它方向,而无法被对方接收,这样就达到了隐身的目的。
但关键的是这种粒子屏蔽材料非常贵,成本高昂,而欧美又没有量子雷达技术,所以这种重型巡洋舰依然是采用传统的电磁隐身技术。
其实传统的电磁隐身技术中国也没有,2002年的时候甚至没有这个概念,这是刘美娟提出的这种新型理念。
传统的电磁隐身技术其实也分好多种,最基本的是一种氧化铁物质,它可以吸收电磁波,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
但这种材料有一个缺点,就是附着性能不强,容易脱落,用在飞机上,基本上是飞行一次就要重新刷一次材料,而且很难保养,需要恒温机库。
所以这种材料无法使用在舰船上,也可以说是一种初代隐身材料。
还有一种是碳纳米材料,因为碳纳米材料的超强导电特性,电磁波也算是一种电,是一种弱电,因此碳纳米材料也是一种优异的电磁隐身材料。
而且碳纳米材料有着超强的结构性能,其强度甚至是普通钢铁的200倍,因此碳纳米材料做为蒙皮也是一种最好的隐身材料。